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本山铜像”破败失修,无人游赏,一代品王就此没落?

(2019-06-19 07:54:00)
标签:

娱乐

文化

杂谈

“赵本山铜像”破败失修,无人游赏,一代品王就此没落?

说起赵本山,举国上下,大江南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知名度远远过王公将相。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名噪一时的人物,如今已是日薄西山,早已淡出了公众的视线,因为有像为证,据报道:“赵本山位于铁岭的铜像,原本备受铁岭人重视的‘城市名片’如今破败失修,赵本山铜像整体看过去色泽暗淡,背后的扇面褪色严重,铜像上也是落了不少灰”。读罢新闻,令网友唏嘘不已,昔日的赵本山是何等的风光,如今,一代小品王遭到如此冷落,无人问津,他的塑像无人打理似乎是一个残酷的打脸。

“赵本山铜像”破败失修,无人游赏,一代品王就此没落?

此一时彼一时,想当年,赵本山凭借他二人转风格的小品征服了全国人民,成为中国人“年夜饭”必看的精神大餐,也正是他的精湛表演牢牢地占据了央视舞台20个春秋,成为央视舞台的“钉子户”,艺术舞台的“不倒翁”。盛极必衰,这个词也极其适用赵本山,也许是他的小品格调不高,脱离了主流文化,并涉嫌消费残疾群体,如小品《买拐》等,引起了观众的非议,小品渐渐失宠。在2012年春晚哈文任导演时,将赵本山小品一举拿下,从那时起,赵本山就开始遭遇了英雄失路的命运,一直未能重返央视春晚的舞台,直至今天,依然赋闲在家,尽管有复出的呼声,但也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赵本山铜像”破败失修,无人游赏,一代品王就此没落?


如此的没落,与其塑像形成了正比,人已老朽,不被人们待见,而塑像也是如此。对于一个人已失去了热度,那么其塑像可想而知,只能是冷落一隅。这座像可以说是赵本山的反射镜,折射了赵本山今天的地位与人气。当然,也可用世态炎凉来诠释“塑像场景”。据媒体报道,这座像是“赵本山当年最火的时候,几乎成为了铁岭的“活名片”,不少游客都是为了他到铁岭旅游,这雕像刚建成时,后边的扇面色泽红亮,铜像干净,显得很是精神”。再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塑像却是“色泽暗淡,褪色严重,落了不少灰”。

“赵本山铜像”破败失修,无人游赏,一代品王就此没落?

当然,当初建造这座像时,并非是赵本山的本意,而是当地的营销术,打赵本山牌,“本山搭台,经贸唱戏”,是希望借赵本山的名气来发展当地旅游经济,不过,赵本山是否默认了这一举措我们不得而知。事实上,在树立这座塑像时,网上就引发了热议,话题是“活人能不能立像?”。对此,颜小四认为,赵本山立像不妥。在史家,有一种说法,活人有“两不立”,即不立传,不立碑。大凡立传立碑,应是对逝者的盖棺论定,而活人尚未寿终正寝,有的人可能前半生有功,后半生有罪,或者前半生有罪,后半生有功;有的人虽是豆蔻从娼,但晚年却可以从良;也有的人可以英年扬名,也可以晚节不保,毁了一世英名,所以,史家,对一个人一生的评价是死而后笔。像赵本山人还活着,却为其塑像,让人观瞻,似乎不当。

“赵本山铜像”破败失修,无人游赏,一代品王就此没落?

赵本山塑像值得人反思,它反映了世相百态,世俗化的功利心并没有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而净化,同时,追喜恶行为不为人的意志为转移,个人的价值取向从不以普世价值为标准,一已之好决定审美之妍丑,一已之利决定道德之高下。可悲的是,明星走势大众里犹如市,因此,不以成败论英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