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赛程过半,由于时差关系,由于惧怕熬夜,比赛我一场没看,但白天里奥运新闻却看了不少。
这是昨天看到的一则新闻。
昨天伦敦奥运会赛艇比赛全部结束,中国队只获得了一枚银牌,这与北京奥运相比无疑相差甚远。前中国女子皮划艇总教练、外教马克也炮轰水上运动管理中心,“领导天天大吃大喝,却没想过给队员更换设备,我真的不能理解。”(北方网8月5日)
外籍教练马克是这么说的,“我真的不能理解,有些领导天天大吃大喝,要不是茅台要不是洋酒,每餐花多少钱都不心疼,但是他们就是从来没有想过给队员更换设备,这些队员用的艇还都是几年前买的,早就应该被淘汰了。但是我说过了很多次,没有人答复我,也没有一个领导表态要给我们的队员换设备,我们拿不到最新的设备,训练质量就得不到保证。”
训练质量得不到保证,自然就出不了好成绩。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举国体制不为人注意的弊端。伦敦奥运与北京奥运会相比,中国蹇艇项目一落千丈是这一弊端的证明。
多年来,质疑举国体制的声音从没停止过,质疑的原因,除了其耗资巨大,缺乏人文关怀,忽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外,还有巨资投入背后权力滥用,缺乏制约、缺乏监督难免产生的腐败。
几天前,北京日报大力赞颂举国体制,“以竞技体育为例,哪种体制能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创造好成绩,帮助人类挑战极限,这种体制就具有合理性和优越性。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相对薄弱,要在体育方面迎头赶上,必须充分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因此,举国体制是符合我国发展阶段的选择,而且已经为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
不错,举国体制能充分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促进竞技体育快速发展。但整合、集中的意思,就是将运动员的成绩、金牌,建立在没有节制的巨大财力投入上面。当这种投入无法保证官员大吃大喝、挥霍浪费时,用于项目上的投资就只能促襟见衬。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继续加大投入,没有节制。外教马克说出了一个被金牌遮挡住的事实。
不只体育,如今国内属于政府的各个部门,当要为老百姓办事,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时,都会强调资金有限、财政困难,不论是社保、医保、取消公路收费、降低网络资费、调整水费、电费......但是,各个部门的三公消费,每年却有增无减。
就在看到上述新闻的同时,我还看到另一则新闻。英国一家网站日前曝出了一条让人吃惊的消息:15名奥运会官员在一家中餐馆花4.5万多英镑,折合人民币四十多万元吃了顿午饭。该网站贴出了这顿午饭的收据。其中一瓶轩尼诗白兰地(1853),价格为1.9万英镑。
人们分析,收据上显示的菜肴符合中国人胃口和性格。美国、日本等国家虽有钱,但人家官员没这个胆,我们的友邦朝鲜,有胆却绝对没这个钱,唯有我国官员按其在国内平时敢吃敢喝的表现,属于既有钱也有胆那种。于是人们推测,能在伦敦消费到这个档次的,非中国官员莫属。至于这顿如此奢侈的中餐由谁买单,用脚跟也想得清楚。
当然,此事一直没得到有关方面回应,可能还存在不确定性。但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老百姓有偏见,实在是我国官员嘴太馋,胆太大,监管机制太松,大吃大喝老百姓司空见惯。而前不久有关方面公开的三公经费情况,某些部门官员吃掉喝掉几十上百万,甚至上千万,还真不算个事。鉴于此,在伦敦奥运期间,我国官员创造出另一类世界冠军,不是没有可能。
当举国体制一面在举国之力培养运动员,举国之力堆砌奖牌,另一面还在举国之力满足某些官员的私欲、贪婪、奢侈......时,难道我们还没感觉出举国体制之痛?还说举国体制好,还要为举国体制喝彩,还不过过脑子想一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