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圣诞来临为何洋节比土节更有气氛(图)

(2011-12-22 09:35:23)
标签:

圣诞节

传统节日

气氛

包装

快乐

历史等

分类: 点点灯火

    离圣诞节还有一个礼拜,甚至十天半个月前,各大城市,哪怕小县城就有了节日气氛。商店门口、橱窗,宾馆、酒店大堂,被圣诞树、晶莹的雪花纸贴、彩灯、鲜花.....装扮一新,营业员、服务员人人头戴红色圣诞尖顶帽,有些场合还有化妆的圣诞老人或模特,节日的喜庆气氛被浓浓地传递给每个路人。

    很奇怪,也就一二十年时间,这个洋节日从国外泊到各大城市便迅速流行,如今哪怕是个小集镇,人们都煞有介事地过起了这个原本与我们没什么关系的节日。按理说,我们不缺节日,端午、中秋、春节......都正儿八经有悠久历史,可正是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却没有一个象圣诞节这样被商家如此渲染,于是,洋节日比土节日显得更有节日气氛。许多人对此不解,纷纷揣摩这是为什么......以我看,是不是这么几点原因。

    一、节日需要“包装”。

    圣诞节之所以成为全世界最流行,过节人数最多的节日之一,不谨由于它有着为人们认可的宗教内容,还有很漂亮的“包装”。圣诞老人这位传说专为孩子在圣诞节前夜送礼物的神秘老人的服饰、帽子、腰带、靴子等,除了简朴美观,还成为许多商业卡通人物的创作元素;苍翠的圣诞树则象征着生命常青,让人印象深刻,也深受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们喜欢。再看我们的节日,就比较缺少这种外“包装”,以最受重视的春节为例,虽有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等形式,但这些形式并非局限于春节,百姓人家平日结个婚、生个娃、添寿、建房......也贴对联、放鞭炮,这便使得春节缺少单独别致的“包装”。其他节日也与之类似,这与我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有关,尤其是与经济长期不发达有关。眼下,圣诞节何尝不是给了我们一个启发,说明我们的传统节日蕴藏着巨大商机,有着很大的开发潜力;

圣诞来临为何洋节比土节更有气氛(图)

    二、节日更需要快乐。

    我国的传统节日侧重于表达某种纪念意义,比如象端午节纪念屈原。此外,更多人着重于在这节日里祈求风调雨顺,祈求保佑生者及后人发财致富,然后就是吃,吃大餐,吃棕子,吃月饼......可见吃是个令国人困惑了很久很久的问题,以至于不少人节后都说被吃搞得很累,而作为现代人最需要的快乐却基本被忽视。圣诞节则很能体现现代人快乐至上的生活理念,这种理念强调快乐本身是一种财富,也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动力,有快乐才有健康。圣诞节的狂欢夜,就吸引人们通宵达旦去寻找和制造快乐。快乐的缺失,快乐的重要,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尤其是年轻人;

圣诞来临为何洋节比土节更有气氛(图)

    三、我们的教育有缺失。

    年轻人或商家对传统节日的冷静或冷漠,暴露出越来越多人对传统节日内涵缺乏了解,不信问一问周围的人们,看有多少人能解释清楚我们的端午、中秋、春节......的来历。这暴露出教育的缺失,我们的教育体系有责任把这些传统,当成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传授给孩子,而不是急于告诉孩子,现在我们生活的国家是怎样在血与火的交织中诞生的,我们曾被谁奴役过多少年,谁欠下了我们多少血债......在孩子们心里过早播撒仇恨的种子,这些东西等孩子们长大后有了辨识是非的能力,再慢慢让他们知道也不迟;

圣诞来临为何洋节比土节更有气氛(图)

    四、部分人盲目崇洋媚外。

    当然,圣诞节如此受年轻人青睐,如此热闹,也有一部分年轻人属于跟风。历来有些人,以为凡是西方泊来的东西就好,盲目崇洋媚外,他们始终搞不懂也不想搞懂,圣诞节不过是“基督弥撒”的缩写,而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就是一个宗教节日,信奉基督教的人们把圣诞节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因而又叫耶诞节。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