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市民爆料称,中国国家博物馆5楼正在举办私人婚礼。记者实地探访,相关工作人员称,租用场地费用是25万元......
5层电梯出口,摆放着新郎和新娘的合影,旁边是婚宴的签到台。后面便是一个大厅,里面摆放着数十张桌子,不少工作人员正在忙着张罗宴席。(新京报10月16日)
笔者听到,反对的声音很多,也很响亮。归纳一下,反对的理由大致相同。有学者和专家认为,博物馆作为公共场所,代表的是国家形象,不像酒店、餐馆一样可以花钱包场。将公共场所用于个人结婚,这种做法显然不合适。
不少市民的意见也大抵相同,在国家博物馆这样的场合举办私人婚礼让人觉得不太舒服。
......
反对者虽众,理由很单薄,笔者却持完全不同的观点。
首先,中国国家博物馆确实存在一个适合举办婚礼宴席的场所,据该博物馆一名工作人员称,博物馆的五楼是专门用于开设宴会的,几个月前刚装修好。这是头一次在这里举办婚礼。也就是说,举办婚礼这类活动对博物馆的日常布展和参观没有影响,博物馆的五楼本来就是个专门用于举办宴会的场所。
恕我无知,国家博物馆作为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单位,在北京这样一个酒店、宾馆如林的城市,为何要专辟一个用于开设宴会的楼层?请问,国家博物馆一年有多少宴会要开,招待的是些什么人呢?这个不妨探究一下。
其次,大家知道,国家博物馆作为非赢利性事业单位,其费用包括职工工资福利,应该是由公共财政负担的。那么在不影响博物馆正常工作、不违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点收以减轻财政负担有何不可呢?值得关注的是,所创造的收入是不是游离于监管之外,成为打着为集体谋福利幌子中饱私馕的腐败小金库。但这与收不收费无关。
新闻爆料还称,国家博物馆员工证实,本次婚礼收费25万元,服务费另算。相关负责人则称,结婚的新郎和新娘都是馆内职工,非常喜欢博物馆的文化氛围,曾多次向博物馆申请。婚宴现场只是请亲戚朋友聚一下,不存在市场操作的费用问题。显然这是在打马虎。国家博物馆完全不必如此,收了费应公开承认,而且要一视同仁,一收到底,不能对外收费,对内免费,国家博物馆是公共资源,不能象某些行业,举个例子,比如电力系统,国家投资建设电网等设施,各地的电力员工却享受超便宜电价,彰显行业腐败和特权;
第三,在公众热切渴望社会公平的当下,不公平处处存在,国家博物馆五楼的宴会厅长期供某些人单独隐蔽享用,就是一例。这类事笔者还可举出许多,有业内朋友告诉我,如今各个城市包括县城的高档酒店,总有几间客房是长期不对外的,哪怕客人再多。这几间房是留给某书记、某市长、某县长的;又如,本地是一国家级旅游区,不久前一高级别官员来视察,周六登山周日下山,本地官员硬是将上山各个路口封锁住,害得许多周末来旅游的朋友只好望山兴叹,最后扫兴而归。看似为保证领导安全,其实彰显的是特权。和谐社会,领导有那么不安全吗,警察是干吗的?
......
笔者认为,国家博物馆收场租办婚礼,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不公平的挑战。笔者还希望此举能带动更多国家公共设施在不影响其原有功能的情况下,向公众开放,真正做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25万的收费看似高了,但既然有人接受得了,那就有高的理由,国家博物馆毕竟不多。如此高价位虽然让普通百姓望而却步,但总比只局限于某个特定阶层、极少数人独享特权要公平得多。此外,让国家博物馆与百姓的生活产生更多联系,会使人们对它少一份神秘,多一份亲近,怎么可能损害国家形象呢!

国家博物馆出租场地举办婚礼截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