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地震已过去一月有余,我们的主流媒体正大张旗鼓地宣传报导先进人物和事迹,热火朝天地介绍灾区各级政府和党组织是如何在抗震救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如何舍已为人,舍小家为大家的动人故事,独独没有听到灾区哪一级政府和领导对灾难的反省,以及对由于工作失误或腐败加剧了灾难损失的自责和道歉。也有一位这样的官员,但他的声音微弱,属于另类,所以被主流媒体的喧嚣掩盖。为了表示对此人的尊敬,应该记住他的名字,他叫林强,是四川省教育厅副厅级巡视员。(关于林强,若想知道更多,可通过百度搜索点击)。
地震过去的第十天,也就是5月23日,林强便上书四川省政府及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四川组委会,请辞火炬手并转让其观摩北京奥运会资格。有记者寻问其请辞的原因,他说:“我作为四川省教育厅的行政官员,有一份负罪感。”
“我可能是四川第一个直抵重灾区的教育行政官员。13日上午我接到命令,把海南来的一支救援队安全送往北川。到了设在北川中学的救援指挥部,已是14日凌晨5点多。救援队马上投入工作,我插不上什么手,就带着摄像机走到县城去。那时指挥部到县城的交通还没有恢复,大型机械进不去,救援队主要集中在北川中学。我想一个人去看看县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我看到一个家长在痛哭。一座五层楼塌了,孩子压在下面爬不出来;家长看着自已孩子的生机一点点流失,完全无能为力。我赶到前的四个小时,孩子在家长的眼皮底下去世。家长一直哭,一直喃喃地说那是我的娃娃,我娃娃的成绩多好多好。
“我马上把身上所有的钱——那天走得急,钱带的也不多,就一两千块——全部掏出来塞给她,她不要,说娃娃都死了,还要钱干什么。旁边的人把钱接过去帮她塞到口袋里。我也知道这钱对她没有意义,但我就这一个安慰方式,我没有别的办法。
“我当时特别自责。作为教育行政官员,我固然没有直接责任,但在良心上,我对不起那个学生,对不起那个家长。
“当然有天灾因素,但天灾并不必须导致悲剧,把悲剧完全推逶于天灾,在道德上是一种偷懒的做法。距北川中学几百米远的一座学校没有倒,一个人都没有死,就伤了三个。原因很简单,没倒的学校是中科院捐建的一个希望小学。有捐赠人的监督,质量就有保证。缺乏监督的体制惯性,放大了天灾的杀人效应。”
记者问,你的请辞会得到批准吗?林强说,“我现在还不知道,但我希望我这个小小愿望能够得到尊重”。
很显然,林强是现行官员体系架构内的一位另类,他的话一定会让众多官员乃至他的上级不快,甚至难堪。他的话也与当下正在鼓吹的“正确舆论导向”不相吻合。这也许就是主流媒体对他鲜有报导和宣传的原因。但是没有关系,灾区那些失去孩子和亲人的人们以及许多善良和有良知的人们会知道他记住他,人们会为终于还有一位能直面灾难勇敢反省自责的政府官员而感到有所安慰并看到些许希望。有资料显示,此次地震震区有7000余校舍垮塌,4737名学生遇难,1.6万多名学生受伤。
昨天看到一位网友在另一位网友的博文下发的一个贴子,很有意思。这个贴子把我们的主流媒体及其领导者习惯于、热衷于在不幸和灾难后忙于总结成绩和表彰由领导内定的所谓先进,形象化为“先化妆后治病”。真有病,病得不轻,还是先看病为好,如果还硬要先顾及形象涂脂抹粉一番,那只会得不偿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