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互联网
(2011-05-09 10:52:45)
标签:
it |
分类: 第一互动第20期 |
相信本期《第一互动》要谈的话题会让很多人都兴致盎然。这是一个在中国已经持续热议了十年的话题,并在过去的2010年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它就是移动互联网。
过去几年,随着3G的概念不断被热炒,整个行业对移动互联网的未来都充满了期待,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移动互联网业内人士,都把它当作一块充满机遇的处女地。
但事实上,过去若干年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基本上等于以中国移动为核心、以移动梦网为代表的移动增值业务产业。到了近两年,移动互联网的业务链条才有所增加。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产业格局亟待改变。
2010年,中国3G网络建设全面展开,3G应用逐步普及,“三网融合”、“三屏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也初步发展完善,这些都给2011年提供了崭新的起点。
从功能角度来讲,移动互联网应用具备终端随身携带、终端设备多样、具体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可为人们提供超越传统互联网的丰富功能,比如定位、身份确认、便捷支付、统一通信,以及精准广告等。这对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高的应用和营销价值。从覆盖人群来分析,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人群不是单独分离出来,它与通过个人电脑上网的人群具有相当高的重合度,往往是现有互联网市场人群中的自发主动进化行为。这也意味着,以新浪为代表的门户在开拓移动互联网业务上具有天然的优势。
新浪很早就开始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布局和耕耘。“十年弹指一挥间”,现如今新浪无线已经成为领先的线上内容整合商,在无线增值服务领域亦居领导地位,为数以千万计的付费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目前,新浪无线实现了网上冲浪、移动办公、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等功能。与此同时,新浪无线在加强网络深度覆盖、提高网络运行质量、增加数据业务信道和全面增强数据业务支撑能力等方面也是遥遥领先。
随着移动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与无线相关的应用也快速成长。展望2011年的热点应用,SNS和微博都会是重点领域。在社交沟通上,移动互联网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需要关注社交网络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作为整个新浪的主力产品之一,新浪微博已具有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力。而新浪手机微博则具有更高的便利性,使得微博产品的应用在移动终端将得到更大的价值体现。
发展移动互联网,必须要在现有平台基础上做出好应用。应用做得好,用户多了,自然就能形成一个有影响力的平台。
未来,开放和融合是大势。随着移动通信资费的下降、手机等移动终端和应用客户端的智能化越来越强、软件技术和“云计算”等体系的成熟,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一定会结合得越来越紧密,达到互联网无处不在的境界。PC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之间的营销互助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1+1>2。更加多元化的广告形态将会呈现,将为广告主带来全新的营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