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井喷

(2011-05-09 10:47:27)
标签:

it

分类: 第一互动第20期

2010年中国3G部署和推广渐入佳境,用户规模及终端出货量不断提升,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产业链迅速整合成型并扩大发展。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移动互联网企业、终端/设备厂商、信息服务提供商均采取优势业务延伸策略试水移动互联网,从终端到应用探索传统业务与移动互联网的深度整合。中国移动互联网在行业摸索及企业参与中稳步前行,呈现市场井喷状态。

 

用户规模

较传统互联网增幅更大

201111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较2009年底增加6930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从2009年末的60.8%提升至66.2%。手机网民较传统互联网网民增幅更大,依然构成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

结合CNNIC之前第2426次调查综合可知,手机上网用户群正以每月均增1000万的数量急速壮大,中国手机上网用户量展现出了巨大的增长潜力。

艾瑞分析,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原因在于,电信运营商切实推进3G网络建设和推广,调整手机上网资费,引入明星终端,极大刺激市场需求和用户购买及消费意愿;另一方面,手机应用商店模式成功整合大量个人开发者和团队,使得基于不同操作系统平台的手机应用数量大幅提升,极大丰富了用户个性化需求,提升用户黏性和体验度。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井喷

                                                                           

用户属性

趋向成熟化发展

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20111月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手机上网用户中,1825岁用户所占比重最大,为38.3%;其次为2630岁用户比例,所占比重为                               33.5%;两大群体累计占比超七成,成为手机上网群体的主力军。可见,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呈现出低龄化特征,这跟90后、85后群体所处的互联网环境有关。

ZDC调查结果同时显示,手机网民的学历层次主要集中在高中/中专/技校及以上,其中本科学历的用户群体占比最大,为44.6%;其次为大专学历者,占比29.5%,近三成;而拥有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手机网民群体仅占3.7%。可见,手机上网用户是一个充满精英的群体。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井喷

 

用户习惯

以低流量的轻应用为主

CNNIC《报告》数据显示,网民手机上网应用中,手机即时通信仍然是渗透率最高的应用,渗透率达到67.7%。手机网络排名第二,达到59.9%。排名第三的是手机搜索,为56.6%。网络音乐和网络文学是手机上最为典型的娱乐类上网应用,普及程度也很高,在渗透率上分列45位。手机社交网站的渗透率在2010年增长较快,达到了36.6%,展现出较好的成长势头。虽然手机微博渗透率还较低,但相比2010年年中的6.1%增长了9.4个百分点,增长势头十分迅猛。移动电子商务类应用在手机上网中的渗透率还是偏低,移动电子商务时代还没有来临。                                                      

总体来看,低流量的业务仍然是手机上网应用的主流。虽然中国已经在2009年步入了3G时代,但从业务应用层面,还没有展现出3G高流量、高带宽服务的快速发展。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井喷

 

市场规模   

将迎来强劲增长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10Q4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整体规模达到51.1亿,同比增长19.8%,环比增长20.3%2010年全年市场规模达202.5亿元,同比增长31.1%

艾瑞研究发现,2010年电信运营商强化SP计费通道治理力度,移动增值服务市场整体低迷,随着年底治理逐渐收尾,移动增值市场开始复苏。此外,受手机电子商务和手机游戏等细分行业在本年度良好的市场表现,以及基于手机应用商店为核心的产业链生态的初步形成,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稳步提升。预计随着细分行业的发力及新型服务创新,2011年移动互联网市场将迎来强劲增长。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井喷


市场结构   

增值服务份额最高

易观智库分析,从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服务收入构成看来,无线音乐、手机游戏、手机阅读逐渐成为三大主要移动互联网娱乐应用,手机购物增速明显。预计2011年移动互联网娱乐应用仍将保持稳定且高速的增长,占全年市场规模的份额也将进一步提高。

DCCI则认为“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应用”是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关键词。5年之内手机市场格局就将彻底颠覆,智能手机销量将在2013年超越非智能手机,份额达51%,非智能手机将逐渐淡出市场。2010年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也逐渐随着应用商店的遍地开花而不断丰富,游戏、阅读等纯娱乐类移动应用的使用已逐渐成为用户习惯,同时移动互联网应用也开始由娱乐类向社会化应用发展。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井喷


未来趋势

产业链形态初显

   基于产业发展的长期观察和深入研究,艾瑞咨询分析认为未来移动互联网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趋势一:终端厂商角逐移动互联网,带动市场进一步细分和深化

面对移动互联网潜在的巨大市场空间,终端厂商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随着终端制造技术的提升和手机操作系统的多样化,未来智能手机出货量和普及率将逐步提高。此外,传统终端\系统设备厂商、手机制造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等纷纷进入智能手机领域,通过终端整合相关应用及业务,加速智能手机中低端化趋势,带动产业链变迁。未来在移动互联网市场竞争中,手机操作系统厂商的优势将逐步提升,未来智能手机的市场竞争将转化为对手机操作系统用户的争夺。

趋势二:手机应用商店覆盖终端多样化,移动应用服务平台方向

    随着智能终端种类和行业应用增加,未来应用商店的应用范围将持续扩大,一方面成为覆盖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多媒体终端(iPod Touch)、电子阅读器、车载设备等移动终端设备的通用应用下载平台;另一方面,应用商店将反向扩展至传统桌面电脑、上网本等终端设备并提供数字内容及应用购买。随着智能操作系统日益向企业级应用及行业应用延伸,未来交通、医疗、家居、公共设施管理等都将迈入智能化发展,应用程序商店日益向移动应用服务平台方向转变,将成为数字化内容产品和应用程序的主要分销途径。

趋势三:平台化及开放逐步成为产业链参与共识

    平台化是2010年中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关键词。运营企业通过平台搭建和开放API接口,使开发者和其他企业分享其用户流量及用户生产内容,实现应用开发的创新和用户需求、用户体验的不断提升,增加运营企业对产业链的话语权,实现产业生态的良性运转和共同成长。目前微博、SNS、位置签到、应用商店均已参与到平台化趋势中来,未来受益于平台共享带来的资源,应用开发技术创新和营销推广的成本将不断趋于降低,开放所形成的以平台为核心的商业秩序和产业格局将对未来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各细分领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