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者:《第一互动》记者
受访者:北京华扬联众广告公司董事总经理 苏同
记 者:华扬联众是什么时候进入网络广告代理市场的?是什么原因促使的?
苏 同:华扬联众其实也是一个传统的广告公司。公司在1996年成立之后一直在做电视、报纸、活动等方面的广告,而进入互联网行业是在2000年。当时我们对这个行业非常看好,于是开始接触互联网广告。我们真正投放第一条网络广告是在2001年,投放的是我们的常年客户摩托罗拉的广告。我们一直给摩托罗拉做电视、报纸、线下的活动等等,当时也是因为摩托罗拉有一定的网络广告投放需求,我们推荐了一些网络媒体方案,客户觉得可以尝试去做,我们于是就进入到网络媒体行业,做起了网络广告。后来我们觉得互联网也是一个可以去尝试的方向,就一直做了下来。
记 者:作为中国领先的网络媒体代理公司,华扬联众在经营模式和服务理念上较传统代理公司有什么不同?
苏 同:由于介入时间比较早,可能我们对这个行业了解更深一些,更知道在这个行业里应该怎么去做。因为在互联网这个行业里,客户参差不齐,我们不能像传统广告公司那样一刀切,对多个广告客户使用相同的服务方法。
根据客户对媒体的认识程度深浅,我们有四个不同的导向:对于刚接触互联网广告的客户,完全以购买为导向;对于对互联网有一定概念、有一定特殊需求的客户,会以计划性为导向;如果再提到另外一个层面上,客户需要在这个方面跟电视、报纸一样,要有策略,则以客户为导向;对于个别的重点客户,因为他会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希望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媒体,而是对营销方向的一个把握的时候,我们也会上升到策略导向。
我们一直在尝试性、创新性上探索,新浪第一条iCast广告就是我们的客户做的。我们把《英雄》跟摩托罗拉做了一个很好的结合,这条广告的效果是迄今为止iCast广告里数一数二的。
记 者:目前网络营销在中国有了更大的市场,应用程度也更加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客户对代理公司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苏 同:网络媒体在不断发展,客户也在成长,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客户肯定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我们代理公司来说,应对的方法只能是壮大自身,自己专业才有服务客户的资本。
我们一直追求将传播做到“润物细无声”的至高境界,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客户的品牌,喜欢客户的产品。比如“别克君越运河之旅”、“雪佛兰红粉笔计划”等案例都在社会上引起很好的反响,人们在接受客户的意见和观点的同时,又可以接受产品,这是我们要做的,客户也会觉得结合度很高。我们做的比客户要求的效果要好得多,客户也就更信赖我们。
记 者:您如何看待代理商与网络媒体的合作关系?对新浪如何评价?
苏 同:我们和新浪合作多年,一直很融洽。新浪很成功的一点就是务实。不像有些互联网媒体很超前,新浪比其它公司永远只快半步,不快一步,我想这是许多媒体需要学习的。在互联网领域里,往往快一步,很容易就死掉了,但是快半步就永远占领先机,在这点上我对新浪的认同度是很高的。像博客刚出现,大家炒的沸沸扬扬的时候,新浪没有急于跟进,只是在观察,在准备。新浪便从自己所理解的角度去做,很快就成为了行业的领军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