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称川剧《庆云宫》中有一折《郗氏变蟒》,故事发生在郗氏杀金苗二妃的《箭射马踏》之后。如今民营川剧团仍在演《箭射马踏》、《郗氏变蟒》两折戏。笔者看过民中川剧团演出的折子戏《郗氏变蟒》,新编川剧《花自飘零水自流》中几次提到郗氏变蟒,看来这郗氏变蟒大有来头,还被纳入木连戏中,有的剧种称为“目连前传”,因传说“目连救母”中目连父母的前身是梁武帝和郗氏。不仅川剧有郗氏变蟒的戏,其它剧种也有,比如湖南的辰河戏,有关郗氏变蟒的戏有几大本。此外,小说《梁武帝演义》等中也有郗氏变蟒的故事。要明了这些问题,笔者摘录了法国汉学家戴文琛的讲座,供博友参考:
法国汉学家戴文琛:十王画里的唐太宗入冥和郗氏变蟒(摘录)

这汉学家是资格的法国人
郗氏变蟒这个故事大家不是很熟悉。郗徽是梁武帝的第一个妻子,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去世。虽然梁武帝当时还未登基,但民间依然称郗徽为郗氏皇后。民间传说郗徽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妒妇,死后变成了一条大蟒蛇,为了救度她,梁武帝让宝志和尚编《梁皇宝忏》超度郗徽。自宋朝以后,《梁皇宝忏》开始被视作水陆斋的起源。...现存通俗文学中郗氏变蟒的故事有两大系统。第一个系统的文本包括:冯梦龙《古今小说》中的《梁武帝累修归极乐》、《梁武帝西来演义》、两本分别来自四川和湖南的高腔戏《庆云宫》和《目莲全传-梁传》...;
郗氏和梁武帝的故事则被看作水陆斋仪的来源。其次,演出这三出戏的时间和法师用十王画的时间一致,都是在葬礼、中元节以及别的和超度亡魂有关的仪式上。再者,这三个故事都可以在目连戏中一起上演,目连救母当然是目连戏的基础,另外两个故事则属于西南高腔戏所谓“花目连”。在“花目连”中,郗氏和梁武帝被当作成目连父母的前世。而且在四川地区演出目连戏时,郗氏变蟒之后会在戏台上挂起一条“郗氏幡”,直到演完整部目连戏后才会把纸幡烧毁....;
郗氏变蟒故事在通俗文学中存在两个系统,在十王画里也有两个系统。一种是超度类,蛇面向梁武帝和宝志和尚祈求超度。大部分十王画都属于这一类。这一类画中,变成蛇的郗氏有时甚至不会完全出现在武帝和宝志指旁边,这恰好说明了这个故事很流行。另一种则接近活捉类,蛇被苗贵妃活捉到地府,这类场景虽然只是出现在少数十王画中,但可以说明十王画受到了小说和戏曲的影响....;
郗氏变蟒这个故事很重要。首先,它创造了一部重要超度经文《梁皇宝忏》的来源传说。其次,郗氏作为一个人头蛇,也在把图画中其它可怕的冥界蛇神现象化为一个善神。最后,郗氏变蟒故事作为一个前目连故事,会出现在华南目连戏演出和法师超度仪式中...。
笔者注: 所谓“十王画”是指关于十殿闫君的画,下面几幅图也选自戴文琛的讲座附图:
附:辰河戏《梁传》: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