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探案记,86,神秘警察泄密
(2022-06-09 20:48:30)
标签:
长篇小说连载情报来源侦破 |
分类: 传奇故事 |
当老王问黄浜得到斗鸡事件简报内容的详细情况时,黄浜说出了他得到这个消息的始末:
自从黄浜调到《西华日报》后,廖丽丽常到省城来同他约会。张况同小王(王倩)的交往也频繁起来,俩人已经确定恋爱关系,并得到双方家长认可。这两对恋人都处于热恋之中,他们没有再关注“奶毒”案和宋航贪腐案的进展。他们认为,既然省纪委和市公安局在处理案子,他们就没有必要再操心了。
上个周五晚上,张况应王倩要求去双林茶楼,要他给她讲当初他们是如何一起追查“奶毒”真相的。张况心里明白,王倩实际上是要弄清楚他以前与廖丽丽的关系。于是张况便把他们三人如何参与到奶毒案、如何在接触中廖丽丽爱上黄浜的过程,从头到尾给王倩讲了一遍。张况讲这些故事颇为得意,王倩也从中知道以前张况对廖丽丽只是暗恋,并没有特殊关系,但惋惜自己当初没有参与到这个惊险、刺激的破案行动中去。俩人讲得正起劲,一个茶博士走过来,给张况一封信。
“你是张况先生吧,刚才有一个警察叫我把这封信交给你。”茶博士说。
“我是张况,把信给我吧。”张况说,“那个警察呢?”
“他说他公务在身,不敢在这里耽误时间,也不想打搅你们谈话。他把信交给我后,就急冲冲走了。”
待茶博士离开,张况急忙打开那封密封的信,王倩急忙揍过来看。信封里有两张信笺,上面一张是一短信:
张况、小王:你们好!
我是违纪把这个内部通报交给你的,请你不要猜测我是谁,或透露我是谁。因为我们的上级不想让我们追查此事。
你们的警察朋友。
看完这封信,他们又仔细看那通报复印件,张况和王倩都惊呆了。
“倩倩,这事太大了!你赶快打电话把廖丽丽叫来,我们一起商量一个应对办法。”张况对王倩说。
在王倩打电话时,张况在头脑里思索:“这信肯定是何默思写的,看来他们要想查清这离奇的斗鸡事件受到从上面来的很大阻力,才这样悄悄地给我们写信。既然他这么相信我们,我们也一定不辜负他的托付,并为他保密。”
“丽丽很快就到。”王倩打完电话后说,“写信的是谁啊?怎么走到这里都不来和我们见一面,讨论一下有关问题呢?!”
“我怎么知道他是谁呢?!”张况说,“他在信中已说明他是冒泄密危险给我们这通报的,他能让我们知道他是谁吗?!”
“你都不知道,就不管他了。”王倩说,“不过,我很高兴,也很激动,我可以参与到破一个大案的队伍中了。刚才你讲你们破案的故事,好惊险、好刺激哦,我很遗憾当初没有跟你们一起战斗!”
“你把这事当作玩儿吧?!”张况笑着说,“真正参与其中,并不是那么好玩的。你记得廖丽丽和黄浜挨黑打的事吗?”
“当然记得啰!”王倩笑嘻嘻地说,“正因为那次丽丽挨打住院,我们才有第一次见面的机会嘛!但是,那次见面让我觉得你是廖丽丽的男朋友。不过刚才你交代清楚了,那是你单相思!但让我想不通的是,她为啥看不起你,却爱上黄浜了?!你比黄浜差吗?!”
“我比黄浜差不差,你应该看得出来呀!”张况也笑着说,“不过我看他们俩的事有点玄,能不能真正走到一起,还是一个未知数!”
“我知道,他们两家悬殊大,并不门当户对。我们俩个才是真正的天生一对,是吧?!”王倩说。
……
两个恋爱中的小青年就这样打情骂俏似的消磨等待廖丽丽的时光。待廖丽丽一到,张况马上把那封信给她看。廖丽丽看完后说:
“这事太大了,要不要我们明天一起去省城,和黄浜一起商量如何办?”
“没有必要闹那么大的动静!”张况说,“现在要明确一个问题,就是黄浜愿不愿意来写这篇文章。因为按写信人说的情况,这文章只能在省报上发表,我不能参与进去。只要黄浜同意写就好,而且你一个人去就行了!”
“我马上给他打个电话问一下,我想他不会不同意的。”廖丽丽说,“这么简单的事,你们在电话中告诉我就行了,何必要我跑这一趟,来给你们当电灯泡?!”
“丽丽,我们不想让你父母知道这事。”张况说。
“你们不相信我父亲吗?”廖丽丽有点不高兴地说,“当初黄浜接到那封神秘的举报信,就是直接找我父亲的。他不是在我父亲支持下,抓出宋航那个大贪官吗?!”
“丽丽,我们怎么会不相信你父亲呢?!”王倩说,“因为这写信的人受到的压力大,他要求保密,不宜让他们的上司知道这事,因为他这样做是违纪的。如果让你父亲知道,肯定要出面干预,那样还有密可保吗?”
“倩倩讲得对。”张况马上说,“当初黄浜找你父亲,还不是应举报人的要求!本来我可以直接去找黄浜的,但我没有那样做。因为我们既是朋友,又是战友,我们不能隐瞒你呀!”
“谢谢老同学的信任!”廖丽丽笑着说,“我向你们保证,既使我父亲牵涉其中,如果他也是一个贪官,我也会对他毫不留情的!”
“丽丽言重了,你爸绝对不会是个贪官!”王倩说。
“不必说这些了,我也相信你们。我马上给黄浜打电话。”廖丽丽说。
正如廖丽丽所言,黄浜当即同意写这篇文章,并问张况能不能去和他一起讨论一下。张况从廖丽丽手中接过电话说:
“黄浜,我就没有必要来了。我不能参与写,那文章也不能署我的名,那样会让我们单位怀疑我、又让公安局怀疑写信人。就让丽丽一个人送来就可以了。我只是给你提个建议,这事件一定要跟云南那个‘躲猫猫’事件联系起来!”
“谢谢老同学对我的提醒!”黄浜说。
……
黄浜向专案组详细说明这些过程后,他们都点头表示很清楚了。
“你们这些年轻人真让我们佩服!”老李说,“真让我们刮目相看了!”
“小黄,我得问你一个微妙的问题,同时提醒你!”老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