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归根,14,养老问题

(2021-12-17 18:15:24)
标签:

长篇连载

养老的困惑

养儿防老观念错

情感

分类: 传奇故事

听张老师讲她家的故事,邹丹沉默了一下说:“我的父母早已过世,没有你那样的顾虑。我现在想的是回国养老,我女儿愿意跟我一起回去,但有点顾虑,就是怕孙女不愿意回去。”

“你的女婿也愿意跟你回国去?”张老师问。

“我有两个女儿,一个亲生,一个收养的。”邹丹说,“亲生女儿和一个法国人结婚,两口儿在巴黎开了一个小公司,不可能跟我一起回去了;我说愿意跟我回去的是我的养女,她又是我的媳妇。我儿子在巴黎骚乱中不幸遇难,我才和这个女儿及孙女来到里昂,这个餐馆就是她公爹张向东留给她的。”

“哦,对不起,问到你的伤心事了。”张老师说,“我的情况差不多,但我有一个独子,娶了一个法国老婆,工作、生活都不错,所以我说他不会跟我回北京,到我耄耋之年,还不是跟我父亲一样成空巢老人!到行动不便,生活难自理时,只得去养老院!邹老板,你的晚年比我好多了!”

“张老师,不要叫我邹老板了!”邹丹说,“我比你年长,叫我邹姐好了!”

“好的,邹姐!”张老师说。

“你们的问题好解决嘛!”邹丹说,“你们夫妻长期在法国,法语精通,习惯法国生活。到你父亲百年之后,回到法国来,有儿子媳妇在身边,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我对里昂中国城的情况不了解,但对巴黎中国城的情况清楚。那里有一批中国老头老太太,都是儿女把他们接过来养老的。他们常聚集在一起耍,还一起跳广场舞呢!”

“邹姐,里昂比巴黎小得多,没有你说的那种盛况。”张老师说,“按西方的习俗,父母不会跟儿女一家住在一起。我儿媳妇是法国人,不会接受我们的,如果住在一起,也有可能像徐曼丽和王凯那样把我们赶走,我们来法国也只有去住养老院!”

“我没有想到这些,我来法国后一直跟儿子媳妇住在一起。”邹丹说。

“邹姐,你是大老板,儿子媳妇要依靠你创业,你在家里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我们哪能跟你比啊!”张老师说,“邹姐,你可能对国内的情况不大了解。我们经常回去,比你了解得多些。我和我先生原是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教师,我们学校的情况比我们严竣多了。许多大学教师都把儿女送出国留学,结果儿女们学成后大多留在国外,老两口就成了空巢老人。这些空巢老人跟我父亲一样,到儿女所在国家耍一段时间可以,都不愿意长期在国外居住。他们面临的养老问题,比我们严峻得多,他们相聚时都说只有去养老院!”

“可以想象,大学和科研机构人员送子女出国留学的比例高,面临空巢养老的问题多。”邹丹说。

“说到这里,又跟王凯一家扯上关系了。”张老师说,“据王凯的父母跟我讲,大城市的中小学教师情况也差不多。他们就是为了儿子留学、为儿子买婚房,把国内老窝都卖掉,一心想到儿子给他们养老吗?!结果酿成悲剧。他们回国前对我说,他们在谴责儿子之余也反省自己,承认他们养儿防老观念是错误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