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长篇连载复仇三原则天龙八部徐曼丽 |
分类: 传奇故事 |
王凯认为徐曼丽不会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是他几年和徐曼丽共处得到的结论。徐曼丽和他认识前情况如何,他不得而知。但徐曼丽和他认识后,表现出的好强、自私,他是深有体会的。张老师接下来讲的徐曼丽复仇的完整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徐曼丽被黄文明骗走孩子,从此失去联系后,她开始的确乱了方寸。她不是没有提防黄文明的心,但是她太以自己年轻漂亮为是了,没有想到黄文明和他的妻子合伙来骗她。徐曼丽在巴黎没有朋友,也没有熟人,这时她想起王凯,她写信给王凯,想用情感打动这个情商低的男人,让他来巴黎和她一起想法对付黄文明夫妇。她认为没有了孩子,王凯和她和好的可能性是有的。何况王凯身上也有一笔可观的钱,会让他们在巴黎的行动更加有底气。谁知她估计错了,王凯不但没有来,甚至电话也没有打,她责怪自己病急乱投医,打错了主意。
还有谁可以帮她呢?徐曼丽想到越南驻法国大使馆,它代表她的国家,它会帮助有困难的越南人的。于是徐曼丽带着她的法国护照去大使馆求助,大使馆接待她的工作人员很同情她,委托巴黎越南人联谊会帮忙调查,得到的回应是,她没有和那两个孩子的母女母子关系证明,很难帮助她。这事在上一章中已介绍过,于此不再重复。徐曼丽这时反思她的又一失算:当初她为啥没有和孩子做亲子鉴定呢?!如今孩子不见了,口说无凭,就随黄文明夫妇随便说了,她毫无办法!
徐曼丽没有再去求人,而是关在旅馆中苦苦思索了几天,她要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不仅要报仇雪恨,还要得到适当补赏才行。徐曼丽首先在网上搜索法国有关民事法,然后再定出实施报复的原则:1,不得违法,完成后能全身而退;2,要使黄文华受到沉重打击,而且有苦说不出;3,在经济上自己要得到补赏,不得自己花钱去做没有回报的事。。
徐曼丽的报仇三原则定得好,但限制太大,她思考了很多方案,都不能完全满足这三个条件。徐曼丽想,是不是自己太急于求成了?这样严格的复仇计划,不是轻而易举做出来的。基督山伯爵报仇是以大量金钱做后盾,还精心策划多年,做了许多铺垫才开始实施的。她觉得这事不能急,要慢慢来,要在头脑清醒时做出的计划才有可行性。想到这里,徐曼丽索性暂时丢开这事,让自己充分放松才行。
事已至此,要丢开复仇的事很难,除非有另外感兴趣的事,才能转移她的思维。她打开随身带的箱子里找本有趣的书来看。她随身带的书不多,翻来翻去找到一本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她倒在床上开始阅读起来。她买了这本书,好像还没读过,至少没有读完,现在能引起她的兴趣吗?
徐曼丽并没有从头看,而是随便翻开一页读起来。这一段是描写段誉离开大理,与所谓神仙姐姐王姑娘相遇的故事。这情节中引出两个武林中杰出人物,南慕容,北乔峰。这乔峰可以说是天下无敌,慕容复却有一个所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绝技,让武林中所有的人忌惮。她不太懂这绝技,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解释是: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是一个汉语词汇,就是使用别人自身已有的道理和方法来修养他自身。出自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徐曼丽看到这里,被这“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吸引住了。她不再想看下去,而是仔细思索它的含义和实际意义,后来竟将这思想与他的复仇计划联系起来:彼之道是什么?夺孩子!黄文明背着她,从幼儿园把孩子悄悄接走,从此失踪。她能不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从幼儿园把孩子悄悄接走?
徐曼丽激动起来,她觉得这计划切实可行:她是孩子的母亲,去接走孩子容易办到,不算绑架儿童,合法!但必须找到孩子上的幼儿园,因为黄文明带走两个孩子后,就改变了孩子上学地点。要找到那个幼儿园不难,因为联谊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过她黄文明的家庭地址,由此找到黄文明的行踪,从而找到孩子上的幼儿园。不过,这一招有一点冒险,即接走孩子后会有什么结果,她还不能完全肯定。如果黄文明夫妻很在意这两个孩子,他们会极尽全力把孩子要回去。这样,她就有理由向黄文明夫妇索取适当经济补赏。因为她把孩子养这么大,花了多少心血,多少钱啊!只要她不漫天要价,他们会出钱要回孩子的。这不算勒索,是合理要求,不犯法,而且黄文明夫妇不敢把这事公之于众,更不敢和她打官司。但是她必须吸取教训,接到孩子后,必须马上去做一个亲子鉴定,万一走诉讼程序,她才有证据在手。但这样一做,她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孩子,她会永远失去她的孩子。但她只得忍心以孩子做筹码,让黄文明夫妇出血!
徐曼丽也想到这计划的危险性,即黄文明夫妇不在意两个孩子,他们可能不要这两个孩子,不跟她联系,她以后带着两个孩子就苦了。她一个人怎么养活孩子?何况她已失业,找工作的路又被黄文明堵死,无论回里昂,还是回越南,两个孩子都是包袱。要是这个结果,她徐曼丽就惨了!她徐曼丽不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她首先得保证自己有利可图。自己不得利,她实施这个复仇计划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