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培的杜鹃花之恋

标签:
川大往事方文培与杜鹃花传奇故事 |
分类: 人文 |
说起杜鹃花,就想起方文培。因为这位中国最杰出的植物学家(李约瑟语)的一生,与杜鹃花有着不解之缘。
最早得知方文培之名,是六三年入四川大学读书时,方文培是当时川大为数不多的几个一级教授之一,其名可谓如雷贯耳。那时常见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胖老头,带着一把雨伞,面带微笑地漫步在校园里。其实他不是在悠闲地散步,而是步行上下班。他在川大后校门的九三公路旁有一个独院,被称为他的别墅,他每天就是从那里开始步行上下班的。
方文培是国内外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教育家。被《中国科学技术史》作者李约瑟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植物学家。1921~1927年,在南京东南大学(即后来的南京大学)生物系学习时,看到中国的植物志居然是外国人写的,中国是杜鹃花之家,然而有关杜鹃花志也是外国人写的。他立志要为中国植物、中国的杜鹃花编志,从此与杜鹃花结下不解之缘。据其儿媳的文章称,1983年11月29日,方文培感觉肺部不适,自己步行到医院看病,第二天就逝世于四川成都。另有文报道,方文培去世后,还在他口袋里发现两篇未发表的,有关杜鹃花的论文稿。
1928~1933年,方文培在读研期间回到四川作植物调查。他时常与饥饿为伍,不时与野兽为伴,采集到了十分丰富的杜鹃花标本。仅在金佛山他就发现了不为人知的3种杜鹃:金山杜鹃、弯尖杜鹃和川南杜鹃,并按世界统一分类法为其取了拉丁学名。他还采到了阔柄杜鹃和粗脉杜鹃的花,补充订正了前人的原始记载。这些成就,举世瞩目。
1934年方文培到达尔文的母校、以杜鹃花研究闻名于世的英国爱丁堡大学,深入研究杜鹃花和槭树的分类。他把杜鹃花标本室当作自己的学习室,案头摆满了大多来自中国的杜鹃花模式标本,睹物生情,感慨万千,他将李白的杜鹃花诗改两字书写在案头,以表达他对杜鹃花和家乡的惦念:
蜀国曾闻子规鸟,英伦还见杜鹃花。 (李白原诗为宣城)
在这杜鹃花研究的殿堂,深深的爱国之心、思乡之情成了他勤学苦钻、考察验证的不竭动力。1937年6月,方教授以优异成绩取得植物学博士学位。
同年,方文培归国任教于四川大学,潜心于杜鹃花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他主编的《中国四川杜鹃花》(1986年出版)概述了中外专家学者和他本人研究杜鹃花的成果,阐明了全世界850多种杜鹃花为什么竟有550多种产在中国而又密集西南的原因,综合论述了我国杜鹃花的分布、特征、生态环境及其栽培繁殖,创造性地用520多幅彩色照片将四川省的杜鹃花的生态环境、花冠、腺体、毛被磷片逼真地再现出来,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受到国内外同行的一致推崇。“美国杜鹃花学会”会刊率先发表评论,随后哈佛大学和英国皇家园艺学会载文详介,均赞誉有加,评价极高。
1983年方文培教授病逝,1985年国际杜鹃花学会在美国西雅图召开,会议主席提议:“请大家为去世的对杜鹃花做出重大贡献的方文培教授默哀!”
这就是方文培!这个就是他杜鹃花之恋,这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研究杜鹃花的传奇故事。这位中国最杰出的植物学家,不仅在杜鹃花研究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他在植物学的其它领域的研究也成果斐然。更重要的是,当年他在南京东南大学立志为中国的杜鹃花正名,要中国人自己编写自己的植物志、杜鹃花志的愿望最终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