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莲萧杂谈

标签:
四川曲艺莲萧杂谈民俗文化 |
分类: 民俗 |
莲萧又名连厢、连响、莲枪,俗称“柳边柳”,四川曲艺之一种,曾广泛流行于巴蜀民间。莲萧由一人主唱,众人伴舞帮腔,每上句末尾都有“柳连柳”,下句为“荷花闹海棠海棠花”,因舞者手舞莲箫作道具而得名。莲萧,又称莲枪,是一根约一米长的竹棍,棍中戳若干长方形的孔,每孔中用铁丝串有铜钱(见下图),两端常有红丝装饰,舞动时用棍逐次敲打两肩和腿部,铜钱哗哗响着响,一边打一边唱。北方有类似的说唱艺术,称之为霸王鞭,也是载歌载舞的曲艺形式。
莲萧的曲谱简单,民众很容易学会,是一个民间群众文艺活动的好形式,本文中的图片即巴蜀地区近来的莲萧队演出情况(图片来自网上,特此向原作者致谢!)
以前莲萧(柳莲柳)在四川乡间很流行,我记得解放初期唱莲萧的多,除唱传统唱词如《四季歌》外,还有新编歌唱党和毛主席的唱词。也有唱旧词,帮新腔的。我记得在1952年时唱莲萧,把下句帮腔改为“1952年解放台湾!”下面是莲萧《四季歌》传统唱词,巴蜀各地都有,而且大同小异:
《四季歌》
莲萧一唱众合(帮腔)的群众演唱形式,很适合群众文艺活动。近来媒体报道在一些巴蜀乡村组织了莲萧演唱队,编新词,唱老调,很受群众欢迎。还有人把这种形式编排成广场舞,很时兴呢!本文的莲萧唱词,笔者作了一些修改,并略去帮腔:
建新村“十大民生”莲萧歌词:
莲萧是根竹棒棒,这头打来那头昂;
党的惠民政策好,听我来给大家唱:
一唱改建电梯房,上下方便群众爽;
二唱年年增收入,生活富裕奔小康;
三唱植树又造林,美化城市多吸氧;
四唱民警进校园,学生安全心舒畅;
五唱老人国家养,老年生活有保障;
六唱留守儿童欢,务工群众把心放;
七唱户籍改革好,城乡差距大变样;
八唱医疗重基层,看病方便身体壮;
九唱创业路子广,发家致富有希望;
十唱干部进农户,访贫问苦获赞扬;
团结一心跟党走,辛福生活万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