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油蚱蜢儿与布鞋

(2021-01-23 06:37:35)
标签:

美食杂谈

民俗四川

吃油蚱蜢儿

一串布鞋

分类: 杂谈

城里人说到吃昆虫都会皱眉头,甚至感到恶心。当人们到成都周边的古镇旅游时,却发现到处都有烤或炸昆虫卖。其中有笋子虫、油蚱蜢、青杠虫、蜂蛹、蝎子、蜈蚣等,看到都有点吓人。胆大的游客买来尝尝,却觉得很鲜美。在四川乡间,吃昆虫是很普遍的,只不过各地的选择不一样。我们家乡的人也吃昆虫,但绝无吃蝎子、蜈蚣的。吃得多的是油蚱蜢和琵琶虫。

油蚱蜢是一种特殊的蝗虫,大概有一寸长,通身绿色,藏在稻田里吃水稻叶,只有在打谷子时在稻田才好抓。小时候凡打谷子时,小孩们都要去稻田抓油蚱蜢。炒或炸油蚱蜢,有一种很特殊的美味。特别是一种称为“娥花”的,比一般油蚱蜢长大,头尖肚长,味道特别鲜美。抓住的油蚱蜢不能用笆篓等容器装,它会飞走的,必须用一根草梗从它背后穿成一串。打谷子时我们能抓好几串油蚱蜢,回家用水冲洗后炒来吃。我们那里是不吃一般蝗虫的,也不去抓。

油蚱蜢儿与布鞋

油蚱蜢儿怎么和布鞋扯上关系呢?这是我上大学时发生的一个故事。

小时候家里穷,春夏秋三季大多不穿鞋,打光脚板儿(赤脚)。63年考上大学后可不能再这样,于是母亲给我做了几双布鞋,用麻绳串起,挂在我的铺盖(被子)卷上,背着进了大学。我很得意,从此天天都可以穿鞋了。前文说过,农村做鞋底都夹有笋壳,不经穿,一学期得穿几双。

那一串鞋随着我的步调来回甩动,好像在炫耀我的身份变化:我是大学生,有布鞋穿,不再打光脚板儿了;也像在向人展示我母亲的技艺,显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然而寝室同学们的一句笑话却让我感到难过:“哈哈,你带一串油蚱蜢儿到学校来哈!”

我觉得那笑话有点侮辱性,那是在嘲笑我家里穷,在鄙视我母亲的心血,我有点忍受不住,但又不好发作。但突然灵光一闪,我冒出一句应对的话回敬那些嘲笑我的同学:“看来你们跟我差不多,以前抓过不少油蚱蜢儿吃吧?!”

那些同学马上收起笑脸,尴尬地说道:“油蚱蜢儿味道鲜,谁不去抓啊!?”从此他们不再取笑我,因为知道抓油蚱蜢儿的同学都来自农村,家里都穷。大哥不说二哥,大家都差不多,为啥还要开这样的玩笑呢?!

百度一下,发现全国各地,尤其是北方,吃油蚱蜢很普遍,还算一道美食呢!(图片来自网络,特此向原作者致谢!)

油蚱蜢儿与布鞋

油蚱蜢儿与布鞋

油蚱蜢儿与布鞋

油蚱蜢儿与布鞋

油蚱蜢儿与布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