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说歹说《都挺好》

(2019-04-07 06:27:49)
标签:

影视杂谈

情感

都挺好评论

分类: 影视

据说《都挺好》是当前最火的电视剧,于是笔者趁热闹去看完了该剧。该剧没有轰轰烈烈的创业壮举,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没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没有被热捧的小鲜肉,演绎的故事都是一些家庭琐事,为何受民众如此热捧?笔者觉得有以下三点触及大众的神经。

首先是养老问题。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据全国老龄协会截至2017年年底统计,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7.3%。按四十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多数一对夫妻面临抚养四个老人。因此,养老问题已成严峻的社会问题。传统的家庭子女养老受到严重的挑战!《都挺好》围绕三个子女在母亲去世后供养父亲的故事展开,在都市情感剧或家庭伦理剧中独树一帜,题材新鲜,可以说情系绝大数人,无论老年人或中青年人都喜欢,关心剧中主人公苏大强的命运。剧中许多故事情节贴近民生,犹如发生在自己的家庭或身边一样,当然会引起大众关注。当看到三个子女为供养一个自私、古怪的父亲弄得无所适从时,觉得既可恨又可笑;当小女儿明玉辞去企业高管的工作,回家照顾父亲的结局时,无不感动。虽然这是无奈之举,但是却指明一条养老的传统之路,宣扬了孝道,传播了正能量。

其次是该剧是宣扬孝道的正剧。主人公苏大强的三个子女,都对父亲十分孝顺,没有一个表示不管父亲。尽管苏大强脾气古怪、自私、多疑,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让人又可气又可恨,但三个子女都尽量顺着父亲,想法让父亲高兴。大儿子力争做孝子的榜样,啃老的二儿子也不落后,从小受母亲歧视,受二哥欺侮的小女儿也不计前嫌,在三兄妹中表现最为突出,最值得称颂!总之,三个子女无一不孝。

最后一点可能最合传统情感,也最贴近人心:常言道的女儿是父母最贴心的小棉袄!受重男轻女影响,最不受待见的女儿,最终为尽孝付出最大!老大远在美国,老二又在非洲,他们好像不是不孝,而是无能为力?!许多难言之隐都在不言中。谁愿意为孝敬老人付出一切?只有小女儿!当最后一集描写苏大强因老年痴呆症忘记当前的人和事,却难忘节约钱给女儿买习题集时,姚晨(明玉)感动得大哭,笔者也忍不住流泪,我想许多观众看到这里的心情也与笔者差不多。

好话大致如此,不足之处也得说说,笔者觉得也有三方面,主要是艺术形象与现实的脱节问题:

现实中子女对父母是否孝顺是个很严峻和现实的问题,新闻报道中儿子媳妇嫌弃父母,不愿供养父母,乃至赶走父母的事不少。尤其是多次报道有父母为儿子出国几乎倾家荡产,后来被儿子媳妇赶出家门的事屡有发生。为啥如今宣传孝道?因为对父母不孝的逆子不是极少数。这是社会现实问题,剧中苏家三个子女无一例外的都很孝顺,只是一种理想境界,与客观事实不符。如果剧中出现一个逆子,会更有代表性,更有现实意义;

为宣扬子女的孝顺,把父母描写成不可理喻、可恶可恨不合情理。剧中苏大强夫妻都显得可恨、可恶,相比之下三个儿女的孝顺就显得伟大了。常言所说的父母之爱大于山,在该剧中看不出有啥母爱和父爱,只有最后一集显示出一点父母之爱,难怪有不少人对大结局不满。这不只是该剧的问题,许多家庭论理剧都把父母,尤其把母亲描写成不顾子女情感的可恶老人,这与事实不符,也与宣传孝道背道而驰;

两儿一女的家庭歧视女儿不真实:作为55后的苏大强夫妻,生了两个儿子后还冒险生第三胎,难道不是为了要一个女儿吗?为何生下女儿后那样不待见女儿?不合情理之一也;55后的苏父苏母成家时已到独生子女时代,生二胎就是超生,还要冒险生三胎,不合情理之二也;苏家老大留学、老二结婚及找工作,应该是新世纪时期。苏母买一间房解决大儿子出国费用,卖另一间房解决二儿子婚房和找工作,不说那老房子能不能一间一间地卖,只说这一间房的价值就令人生疑,不合情理之三也!

总之,该剧耐看,但有一些不足。但因开养老问题电视剧先河,许多问题触及人们敏感的神经,大大提高它的收视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