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五届之恋,85,干校也温馨
(2018-12-06 13:40:15)
标签:
长篇连载老五届的故事情感干校生活 |
既然下不了山,忘掉那些烦恼,呆在干校还是不错的。斗批改是走过场,劳动强度不大,也不多,玩的时间却不少。来五七干校的老五届大学生不只他们四个,也有刚分到州里有些单位的大学生和中专生,这些人成了干校的最活跃分子,尤其是体育竞赛、文娱汇演等活动,少不了他们。从州水电局来了两个成都工学院的六八届毕业生,在主持干校广播站,跟李兆明他们常交往,完全忘记了以前在校时的派性。
李兆明等人空闲时常和工矿公司的年轻人一起排练文艺节目。当时忠字舞已不流行,排练的大多是样板戏选场或选段,也少不了彝族歌舞。那时唱样板戏很时尚,年轻人大多会唱几段,而且拉京胡、敲锣鼓的人在他们连都能找齐。原工业局的老杨京胡拉得好,空闲时就拉起来,会有人主动出来唱。其中王子英常用假嗓模仿阿庆嫂的唱段,引来很多人围观。一天正当王子英唱完,挤进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来,高声喊道:
“让我来一段真资格的阿庆嫂!”
大家都认识这个女孩,她是工矿公司的孟晓兰,不仅长得漂亮,还有一副好歌喉。她唱的民歌很动听,但还没有人听到过她唱样板戏,于是大家都鼓起掌来。
“王大学,抱歉!”孟晓兰说,她使用那时人们习惯对大学毕业生冠以这样的称呼,“我不是说你的阿庆嫂唱段不资格,而是说男的唱阿庆嫂不够资格,还是让我来一段旦角的阿庆嫂吧!”
于是她请老杨给她拉阿庆嫂唱的《风声紧》一段,的确很有京剧青衣的韵味,获得围观者热烈的掌声。
接着李兆明出来唱郭建光的《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这段西皮原板,又达到一个高潮。李兆明高亢的老生唱腔赢得大家的赞赏。这情景是连部领导希望看到的。当时校部要举办庆祝“八一建军节”晚会,连长特意叫老杨拉京胡摸底,谁知引出这么些高手来。过后在连长组织下,他们排演的《军民鱼水情》、《智斗》选场,以及孟晓兰、李兆明的《沙家浜》选段独唱,很受欢迎,成了州五七干校的明星,后来居然有人见到李兆明喊“郭建光”,见到孟小兰喊“阿庆嫂”。
干校的日子好过,却苦了惦念他们的人。凉山的干部大多是两地分居,他们愿意忍受分居之痛也不愿意把对方调到凉山来,因为这里是有进无出。调来行,调走不可能!即前面所说的“上山容易下山难”。所以在凉山两地分居的汉族干部很多,他们都期待每年一个月的探亲假与配偶相会。
州干校考虑到这些因素,在校本部设有不少客房,供配偶来探亲时免费使用,够有人情味的。
在这四个大学生中,首先来的是申军的妻子,她就在冕东一个区卫生所工作,因为很近,隔三岔五地来干校探视申军;后来是刘贵仁的妻子来探亲,也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前面笔者已提到,刘贵仁被吴庆兰甩后,他母亲认为还是乡下人老实可靠,在老家给他介绍一个小学教师,在71年春节结了婚,与李兆明与何慧结婚时间差不多,也算是新婚夫妻了。正值暑假,来这里住了两个月。
王子英还没有结婚,他的女朋友是益州大学经济系六九届毕业生,还在军垦农场锻炼。李兆明他们离开军垦农场后,省里的高等院校师生来了一个“全锅端”,六九、七零两届学生和教师们一起去军垦农场锻炼。到七一年夏正是这批老五届分配,教师回到学校的时候。有一天王子英收到女朋友的电报,说军垦农场的六九、七零两届学生分配了,她分配到凉山昭觉县,她去报到前也要前来探视。这里似乎成了他们的避暑乐园!
这时,四个大学生中只有李兆明落单。因此最苦闷的要数他了,因为何慧怀孕已行动不便,而且预产期在十一月份,不可能来探亲。现在已是十月份,他还在苦于何慧生小孩的事如何安排。请假去照顾一段时间没有问题,但时间不会很长。他本想请何慧的母亲来照看何慧及他们待出生的孩子。但何慧的父母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大好,何母不可能放下何慧的父亲不管来冕东。于是写信跟何慧商量,把他母亲接来照顾何慧及即将出生的孩子。但他担忧他母亲是农村人,生活习惯不同,怕长期呆在那里与何慧产生矛盾。这天他又去校部收发室看有没有他的信,却得到广播通知叫他去接电话。电话是何慧从冕东农水局办公室打到干校办公室的。几个月了,他第一次听到何慧的声音,让他激动得不得了。
“慧慧,你还好吗?”李兆明拿起电话急忙问道。
“还好。”何慧在电话中说,“你的来信说怕你母亲来和我搞不好关系,怎么会呢?难道你不知道我是怎样一个人吗?”
“我知道你是个很豁达、很容易相处的人。”李兆明说。
“那你为啥还要担心啥呢?我的预产期快到了,你还是快点请假去把母亲接来吧。另外,我是第一次生小孩,没有经验,你又不在我身边,很希望有老人帮我。”
“好吧!我这个星期就请假回去接她来,我们很快就能见面了!”
于是,李兆明第二天就向领导请了两个月的假,回去照顾妻子生小孩。关于接母亲去照顾何慧生小孩的事,他早就写信和家里商量好。所以李兆明在老家呆了两天,就和母亲一起乘车来到冕东农水局。到预产期,何慧顺利生下一个儿子,一家人的高兴劲没法说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