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诏师的三绝技
标签:
掏耳朵头颈按摩滑刀待招与理发师民俗文化 |
分类: 民俗 |


以前的待诏师,全靠手艺吃饭,不仅要技术熟练,而且要有一些让顾客难忘的绝技。据笔者所知,待招师有三绝技:掏耳朵、头颈按摩、及滑刀。
掏耳朵,即所谓采耳,是成年男人特有的休闲享受。以前理完发后,待招师都要给顾客掏耳朵,使用长长的勺、镊子、球形茸刷等,掏出耳垢,用茸刷扫去残留物,让人有一种酥麻感,觉得特别舒服,感到十分享受;如果有耳结,还得用又长又细的镊子去将之去掉。这是一个很细心技术活,不能伤及顾客内耳。尽管如此,待招师有规矩:不给小孩掏耳朵,因为小孩的耳朵太嫩,怕伤害小孩的听力。
据说现代医学不主张掏耳朵,耳垢多后自然会掉出来。掏耳朵往往会造成内耳受伤。所以,掏耳朵(采耳)并非想理发那样必须做的事,而是让人舒服、放松的技艺,甚至可以说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因为它不只是掏出耳垢,而是一种耳内的特殊按摩技艺。
正因为如此,采耳行业诞生了,即把掏耳朵这个手艺从待招师那里剥离出来,让掏耳朵发展成为一个单独的职业,即专门给人掏耳朵——采耳。在成都的茶馆里,常听到金属叉的弹击的声音,那就是专门给人掏耳朵的广告信号。据报道,如今成华区还成立了采耳协会,可见掏耳朵已成为一种单独的行业;后来在锦里、宽窄巷子有人摆摊,让不少游人、洋人顾客感兴趣,觉得十分享受,还有不少文字及视频报道,成为成都一独特的民俗风情。如今竟发展为到处摆摊设点,让人感慨!
待招师的另一个技能是,他们都会头颈部按摩。特别是对失枕,头痛,都能手到病除,并不另外收费。以前的待招师,凡见顾客僵着头颈,就知道顾客失枕,就会主动为顾客按摩,即所谓端颈子。经待招师一系列按摩,一般都能痊愈。至于头痛、肩背痛,也会为你按摩,让你减轻疼痛,并感到舒服。
如今的一些理发店或美发厅,都有相应的头颈部保健按摩,让人感到特别舒服,算是继承了待招师的传统技能吧。前不久笔者在川大南校门外一家理发店理发,也享受到头颈部按摩,让我觉得特别放松、舒服。据说不同价格,按摩时间和手法也不同;在北京的理发店,按摩要另外价钱,笔者常常喜欢这种按摩,因为这种按摩,比洗脚房、按摩房的按摩舒服多了。
待招师的另一个绝技是滑刀。所谓滑刀,就是理完发、修完面后,待招师用他的剃刀口在颈部弹跳似往下滑动,从发际直到后颈窝止,让人感到又酥又麻,十分享受。那样重复几次,让顾客留下美好的回忆。笔者不知道这行技能的行话,姑且称为滑刀,或称为跳刀也行。这技能并非一般理发师能掌握的,因为刀口很锋利,让刀口在皮肤上跳动并往下滑,搞不好会伤及皮肤的。
在小时候听大人说某某待招师会滑刀,但不会给小孩做,怕小孩的皮肤嫩,受到伤害。所以没有享受这种技艺带来的舒服感。长大后在理发店理发,偶尔会碰上。感到意外的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笔者还在成都科大理发店享受到这种技能带来的舒服感。如今,恐怕找不到那个理发师会这种技能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