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小波起义高喊均贫富口号

(2016-11-11 16:35:07)
标签:

北宋旁户

王小波李顺

最早均贫富口号。

历史

分类: 历史

              王小波起义——蜀史杂谈 26

   改朝换代,新朝廷一般都有新政策施惠于民,不会只顾及贵族、官僚及土豪的利益而置民生而不顾。否则就会酿成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公元965年孟昶降宋,后蜀灭亡,巴蜀大地并没有得到北宋朝廷的惠顾,而沿袭唐朝执行的土地政策,老百姓怨声载道。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内,发生了王全斌屠蜀、全师雄的兴国军“叛乱”、王小波和李顺起义等大战乱,让巴蜀大地在北宋初年饱尝战乱之苦。公元993年,蜀中爆发的王小波起义,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王小波起义高喊均贫富口号

王小波起义高喊均贫富口号

                     旁户制让蜀中民不聊生

在五代时期,唐朝的“衣冠之族多避乱在蜀”。直到宋朝初年,这个地区还保留着唐以前那种落后的旁户制,世族豪强地主疯狂地兼并土地,占有大批“旁户”,供他们进行残酷野蛮的役使和剥削。史书记载:“川峡豪民多旁户,以小民役属者为佃客,使之为奴隶,家或数十户,凡租调庸敛,悉佃客承之”,“旁户素役属豪民,皆相承数世”。

这种“旁户”即“佃户”,世代被固定在地主的土地上,像奴隶一样被役使,对地主有着强烈的人身依附性。他们除了要向豪族地主交纳地租,还要承担官府的各种沉重的赋税徭役。旁户实际上是地位低下的依附农民。当时这种旁户数目占全区总户70%以上,有的边远地区达到百分之80%90%。许多世家豪族往往拥有多达数千户以上的旁户。由于旁户所受的剥削较其他地区更加严酷,生活更加穷苦,因此他们要求推翻地主的压迫和统治也就更加强烈。

北宋初,川峡地区的土地大多被官僚、豪强、寺观霸占。许多农民沦为客户(包括旁户),缴纳重赋,阶级矛盾极为尖锐。宋太宗即位后,川峡天灾频仍,饿殍载道,民不聊生。淳化四年(993),在永康军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市南)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

           均贫富——王小波、李顺起义的口号

王小波,青城县味江人,于淳化四年二月,发动起义,宣称:“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旁户纷纷参加起义,很快攻克青城县。接着,直插彭山,惩杀了贪暴恣横的县令齐元振,众至一万余人。此后,转战于邛州(今四川邛崃)、蜀州(今四川崇州)。十二月,起义军在江原县(今四川崇州东南)与官军激战,王小波的起义军打得十分英勇顽强,住江源军官张玘招架不了,就放起冷箭来。王小波没防备,被冷箭射中了前额。王小波不顾满脸鲜血,继续进攻,终于打败宋军,把凶恶的张玘杀了。起义的队伍进占了江原,但是王小波却因为伤势太重死去。其妻弟李顺被推为领袖。

王小波起义高喊均贫富口号

王小波起义高喊均贫富口号

淳化五年(994年)正月,起义军猛攻成都,大败官军,郭载等逃走,卢斌退回梓州。十六日,攻克成都府。起义军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李顺为大蜀王,年号应运。起义军都刺上“应运雄军”四字。此时,义军已扩充至数十万,分兵攻下四川许多州县,东至巫峡,北抵剑门。             

           起义虽失败,旁户制也消亡

宋太宗急令王继恩为西川招安使,统军从剑门入川;又增派雷有终、裴庄、尹元等率兵自湖北入夔门 ,进行镇压,并一再下诏招抚,命张咏知成都府,伺机入川。四月,王继恩军破剑州、绵州(今四川绵阳)、阆州、巴州(今四川巴中);东路官军亦进入夔门,攻战于涪江流域。王继恩率军猛攻成都。十多万起义军撄城拒守,展开激战。五月六日,成都失陷,李顺于城破时被杀害(一说李顺撤出成都,辗转到广州,三十年后,在广州遇害)。成都失陷后,起义军仍在各地战斗,余部在大蜀将张余领导下,向川南、川东进军,声势仍然很大。至道二年(995年)二月,义军作战失利,张余被俘牺牲,起义失败。 至道二年五月,李顺余部王鸬鹚在邛蜀山区称邛南王,攻打邛州、蜀州,不久亦告失败。

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严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四川“旁户”这一名称从此很少出现,博买务也取消了。这次起义提出的“均贫富”的口号,是唐末农民大起义提出的“均平”思想的继续和深化,它反映出广大农民要求土地和贫富均等的强烈愿望,对以后的农民起义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贫富悬殊太大,是天下不稳定的最根本因素;要维持稳定,不解决贫富悬殊大的问题不行!

朋友笋里巴人

 

王小波,均贫富,
不让少数人先富,
大人听了气得哭。
呜呜呜,呜呜呜,
老子坚决不答应,
贪官污吏带头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