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笔者在新浪开博初期的一篇博文,名曰《寻找灵鸟祝英台与梁山伯》,谈到小时候多次见到的祝英台、梁山伯、马家娃儿三只鸟的事情,也谈到川剧《柳荫记》中梁祝化鸟。因近看《川剧论坛》上对省川新排的《柳荫记》中梁祝化鸟颇有微词,特重新发布这篇文章。我想,凡老川剧迷都知道梁祝化鸟是川剧经典和特色。如果改成化蝶,才滑天下之大稽。笔者07年这篇文章也曾发布在天府博客上,也曾受到不少读者关心,因此录下部分读者评论。
寻找灵鸟祝英台与梁山伯
儿时喜欢鸟,因为老家的竹林里是鸟的天堂。但孩提的顽皮,少不了用弹弓打麻雀,一是麻雀太多了,到黄昏前归林时吵得烦人。二则麻雀是美味,据小学的历史老师讲,宋徽宗特别喜欢吃麻雀肉。因此麻雀就成了我们享受皇帝生活的牺牲品。其它漂亮的鸟是不打的,想法抓活的,用笼子养起来,成为我们的宠物。
但有一种鸟很罕见,我们是无法抓到的,大人也不许我们抓,那就是“祝英台与梁山伯”。
我第一次见到这种鸟,是在我家门前的杏树上。那是杏子快要熟了的季节,我奉母亲之命拿根破竹杆坐在树下,一旦麻雀来吃杏子的,便摇响破竹竿,将麻雀吓走。突然我的眼睛一亮,只觉得像有一条洁白的手绢在空中飘扬,在接近杏树时变成上下抖动,漂亮极了。等她停在树枝上,才发现是一只从未见过的小鸟:身体与麻雀差不多,但拖着足有一尺长的尾巴,全身雪白!紧接着又飞来一只黄带黑色的鸟,大小与白鸟差不多,但尾巴却与麻雀差不多,停在白鸟旁,显得很亲热的样子。
我急忙叫妈妈来看,妈妈笑着说:“那是祝英台与梁山伯,不要惊动他们。一会儿还会飞只鸟来,那是马家娃儿。”果然,等那两只鸟刚飞走,就飞来一只与梁山伯差不多的小鸟,停在树枝上叫了一阵,也朝那两只鸟的方向飞去。这时我第一次从妈妈那里听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还说那是灵鸟,不能打他们,也不能抓来关在笼子里,他们会在笼子里碰死的。
后来我在竹林里又见过几次祝英台与梁山伯,还见过他们的鸟巢。那是十分精致的小巢,还没有茶碗口大,但十分致密。
自从离家在外求学后,我再也没有见过这种小鸟。据说四川乡间都有这种鸟,而且都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在川剧“柳荫记”中,祝英台钻进梁山伯的坟墓后,飞出的是一对鸟,而不是像越剧那样飞出蝴蝶,就是这种鸟存在的左证。
祝英台与梁山伯该是同种鸟吧,否则他们不会那样相依。奇怪的是,一般同种鸟,是雄性漂亮,雌性都不如雄性,不令人奇怪吗?或许,那白的叫祝英台的鸟本是雄性吧。对家乡儿时的怀念,和对他们反常的外观令我好奇,我一直在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尤其是想在城市的公园里找到这种鸟,但总是无果而返。
祝英台和梁山伯,你们在哪里?难道没有被鸟类学家关注过吗?!
1
喜欢
-
-
新浪网友
我也看到过!真的 很漂亮。。
2011-1-11
02:19回复(0)
-
豫渝
我见过三次,可是,网上怎么找都找不到图片,有心去找它,却又怎么都见不到了
2011-5-25
11:16回复(1)
-
新浪网友
呵呵,我的老家在布谷鸟叫的时候,祝英台她们就来了,一般在布谷鸟不叫的时候,她们也就不见了,我倒是拍了这三只鸟的一些照片,而且经常观察她们,可惜现在不在乡下,基本看不到她们了。
2012-5-2
09:40回复(0)
-
新浪网友
在1968年我也见过,在湖南桃源桃花源的附近,是一只白长尾,一只红的尾也很长,一只麻的短尾巴。超级好看。
2012-11-29
15:01回复(0)
-
新浪网友
在湖南桃源桃花源的附近看见过。超级好看。它的窝很精致,外面是用小竹叶加什么东西连成,外表很整齐,不像金丝雀的窝外表那样散,窝壁也没有那么宽,它的窝壁只有手指宽,窝的大小比小饭碗小点,比水杯大点,窝的内面是用棕丝做成,很光滑。叫声在印象中不是很大。它的窝当时是做在一支凤尾竹上的,有两人高。
2012-11-29
15:28回复(0)
-
新浪网友
希望把看到的地点、时间讲一下,以了解它的分布。
2012-11-29
15:32回复(0)
-
新浪网友
寿带鸟是候鸟,夏天从南方迁来我国繁殖
2012-11-29
15:47回复(0)
-
新浪网友
网上可看到照片,你打祝英台 梁山伯 鸟 就看到了。
鸟类学家是知道的,叫寿带鸟
2012-11-29
16:11回复(0)
-
新浪网友
我也有见过,我老家有的?
2013-1-2
22:44回复(0)
-
新浪网友
我们这有,一般要3月到4月才能看到,我抓到过一只,不知道怎么养,死了,太可惜了,
2013-7-9
20:06举报删除分享回复(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