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聊蒜泥白肉

(2014-09-22 19:32:18)
标签:

川菜美味

蒜泥白肉

历史传说

简易做法

美食

分类: 美食

在外特别思乡,尤其思念在成都品川菜、看川剧的美好时刻。总得想办法解乡愁啊,于是在网上看川剧,查阅菜谱做川菜。近来突然惦记起蒜泥白肉来,便自己做来解馋。人们知道,川菜中的凉拌菜都以麻辣为主,如九味鸡、棒棒鸡、口水鸡、天主堂鸡片、夫妻肺片,凉拌耳片、及红星兔丁等。蒜泥白肉在四川凉拌菜中很独特,辣而不麻,据说外省人很喜欢这道四川凉菜。前段时间去北京的“蜀乡竹林”川菜馆,其蒜泥白肉就很受欢迎。四川人在白肉中加蒜泥调味是一绝,不仅使之更好吃了,而且营养价值也更高。因为蒜所含的蒜素与肉,特别是瘦肉中所含的维生素B1一经结合,就会使维生素B1的原来的水溶性变为脂溶性,使它能很容易地通过我们身体内的各种膜,使它被吸收的效率上升几倍。俗话说,姜辣嘴,蒜辣心,海椒辣的屁股蹬的,四川人对辣味的应用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蒜泥白肉就是最好的事例。

闲聊蒜泥白肉

               蒜泥白肉源自北方白肉

    关于蒜泥白肉,其来历有不少说法。一种说法是:蒜泥白肉的老祖宗是“白肉”。最早记载“白肉”资料是宋代盂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耐得翁的《都城纪胜》等书,但“白肉”的发源地却是在满族同胞聚居之地东北。袁枚写的《随园食单》说, “此是北人擅长之菜”,“割法虽用小刀片之,以肥瘦相参、横斜碎杂为佳,与圣人割不正不食一语截然相反。其猪身肉之名目甚多,满洲跳神肉最妙”。袁枚说,跳神肉是白肉中最好的。为什么白肉又叫“跳神肉”呢?原来,满族曾有一种传统大礼叫做“跳神仪”,无论富贵士宦,其室内必供奉神牌,敬神,祭祖。春秋择日致祭之后,接着就吃跳神肉(也叫阿吗尊肉)。这种跳神肉,“肉皆白煮,例不准加盐酱,甚嫩美”。其吃法乃“自片自食”。“善片者,能以小刀割如掌如纸之大片,兼肥瘦而有之”。

闲聊蒜泥白肉

比袁枚小十四岁的四川文人李调元,可以说是川菜鼻祖,笔者已有博文介绍。他在整理父亲李化楠宦游江南时收集的烹饪资料手稿时,也将江浙一带的“白煮肉法”载人了《醒国录》之中。据傅崇榘写的《成都通览》所记,晚清时,“白肉”、“春芽白肉”就出现在成都街市餐馆食品中。从而推论出:白肉传人四川的路线:北方→中原→江南→四川;但这白肉是不加盐酱的原滋原味的肉,而非如今的蒜泥白肉。

                    源于历史悠久的李庄白肉

另一种说法是,蒜泥白肉出在四川宜宾李庄,在那里称为李庄白肉,后来才扩展到全川的。其中还有一个这道菜的传说:民间流传李庄白肉因周武王起兵伐纣,起义各路人马将身首断开的妖狐苏妲己割片蘸上蒜泥分而食之,后演变而用猪肉。因其肉片薄而长,且用一支筷子裹而食之,名为“裹脚肉”。抗日战争期间,在内迁翠屏区李庄的文化人陶孟建议下,“留芬”饭馆老板欣然将“裹脚肉”改名为“李庄白肉”。因为“裹脚”虽形象,却让人想起以前女人缠脚的又长又臭的裹脚布,有败食客胃口。

     闲聊蒜泥白肉


在四川省内,蒜泥白肉以李庄白肉最为著名,而传到成都,又有所改进,一般不再裹成卷。曾经的四美轩、少城小餐都曾因一份蒜泥白肉而美名远扬,但最被文人墨客老饕吃货们首推的还是当年的竹林小餐。抗战时期,郭沫若、徐悲鸿等七位文人雅士时常光顾,还让竹林小餐同“竹林七贤”一起被传作佳话。李庄白肉泼辣爽口,竹林小餐则让白肉带了几分风雅气质,各有各的巧妙和味道。所以今天对于白肉的讲述,也会经常举李庄和竹林的例子。

                随性而做蒜泥白肉

网上所传蒜泥白肉的做法有点神秘夸张,说此菜要求选料精,火候适宜,刀工好,佐料香,热片冷吃。食时用筷拌合,随着热气,一股酱油、辣椒油和大蒜组合的香味直扑鼻端,使人食欲大振。蒜味浓厚,肥而不腻。但材料却有坐墩儿肉(猪腿二刀肉)和五花肉两种,总之少不了肥肉。这对于今天的食客,尤其是年轻女性来讲,会因‘肥而不腻’而却步,大家都怕长胖嘛!所以笔者觉得,肉材不必拘泥那两种,净廋肉未尝不可?就取那点味而已。比如川菜中有名的东坡肘子、东坡肉,大多数食客都只吃瘦肉,少有喜欢皮子和肥肉的。笔者曾将猪耳片、猪冲冲儿(猪嘴)做成蒜泥白肉,味道照样鲜美,关键佐料是蒜泥和熟油海椒,只要不放花椒,其它佐料都可以凭自己爱好而加入。比如有人就加了醋和糖,也感觉良好。

         常见做法:

原料:猪后腿肉………500克;大蒜……………50克;熟油海椒…………15克;

精盐……………5克;味精……………1克;酱油……………15克;香油……………15

葱………………15克;姜………………15克。

制作方法

1、将肥瘦相连的猪腿肉刮洗干净,放入下有葱段,拍碎姜块的汤锅中,煮至皮软、断生停火,在原汁中浸泡20分钟。

2、捞出浸泡的肉,擦干水份,不喜欢吃皮或肥肉的可以将之去掉,片成大薄片,零碎的片放盘底,整齐的肉片放在上面。

3、大蒜舂成茸状,加盐、香油调匀,和酱油、辣椒油、味精兑在一起,浇在肉片上,吃时用筷子和匀即可食用

 闲聊蒜泥白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