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圣诞节杂感

(2013-12-25 19:00:37)
标签:

英国与法国

平安夜狂欢

亲人团聚

圣诞大餐

杂谈

分类: 杂谈

    近年国人为圣诞节疯狂。据说每年平安夜在成都的人民南路广场聚集,几乎把这巨大的广场挤爆。然而,国人并不知道西方人的圣诞节是怎么过的。西方人眼中的圣诞节,虽是一个宗教节日,但同我们的春节一样,是亲人必须团聚的节日。不管他或她在什么地方,圣诞节必须赶回父母的身边,与父母度过这全年最盛大、隆重的节日。美国人为啥那么痛恨卡扎菲,因为是他制造了英国格拉斯哥附近的洛克比空难,让几百回国欢度圣诞节的人罹难,能不让美国人痛恨吗?今年在法国过圣诞节,同二十多年前的英国人一样,人们都赶回老家,与父母、兄弟姐妹团聚。因此,圣诞节像我们的春节一样,是亲人团聚的节日,没有国人那样的平安夜疯狂。

  洛克比空难时笔者就在格拉斯哥大学学习,也在那里过圣诞节。那时国人对西方并不太了解,留学生们对平安夜也有误解。据说年青人都会去市内的广场汇聚、狂欢,还有那颇具浪漫性的“free kiss”,说是人们狂欢,不管是否认识,见面就拥抱接吻。因为我们是第一次在国外过圣诞节,于是便邀约一伙新来的留学生去市中心广场见识见识。“老留学生”们不去,还嘲笑我们去是想得到漂亮洋妞的“free kiss”。机会难得,我们也不顾他们的嘲笑,径自去了格拉斯哥的市中心广场。还没有走到目的地,就碰到一批回头客,说那里正是“free kiss”的时候,叫我们赶快去,说罢还神秘地笑了笑。我们疾步而行,赶到时却见灯光幽暗,寂静无声,广场里连鬼都没有一个!“平安夜狂欢”,没有人见过,只是多年后在国内盛行起来!

昨晚看电视,看到香港人平安夜狂欢的盛况,感慨万分。我几乎搜索了法国及欧洲的所有电视台,也没有见到平安夜狂欢的报道,只是不同地方在教堂里作弥撒,唱圣歌的画面。想当年在格拉斯哥市中心广场悻悻而归时,我们曾去过一大教堂,只见教堂里成了银头的海洋,几乎都是了老年人在那里唱圣歌。回到公寓里想在电视上找到圣诞节的娱乐节目,可每一个频道都是教堂里唱圣歌的画面。折腾大半夜,只得去会周公了。

笔者觉得,国人对西方的圣诞节有些误解。对西方人而言,圣诞的确是他们全年最隆重的节日,其最重要的节目是亲人团聚,就像我们在除夕夜必须赶回家同父母团聚一样。老年人很早就在筹备团聚之时的圣诞大餐,筹划着每一道菜,从开胃酒、餐前小食,到主菜、餐后甜点。这是最正规的、最盛大的正餐!所以一个月以前个商场就开始了圣诞节商品的宣传和销售。此外,市内还由流动商贩搭起了“圣诞市场”,在一段时间内专门销售圣诞节用品,其中食品是主要的。同我们过年的年夜饭一样,‘吃好’是圣诞节的主要节目。

圣诞节可说是老年人和儿童或学生的节日。老年人喜滋滋地筹备圣诞大餐,期盼儿女孙子的团聚;小孩们期盼着圣诞老人给他们送来圣诞礼物。大人们很早要在家里装扮好圣诞树,问小孩想要什么礼物,说会写信告诉圣诞老人,到时他老人家就会送来。天真的孩子们便会时时期盼着这一刻,而大人们则悄悄背着孩子把礼物买好,并藏起来,在平安夜孩子睡着后,把礼物放在圣诞树下,到第二天早晨给孩子一个惊喜。这就是圣诞节,老人惊喜,孩子惊喜!

圣诞节时学生一般放假两周,也是一学期的结束。然而上班族只有一天的假期,他们只有忙着给自己和兄弟姐妹的孩子买礼物,然后赶回老家慢慢享受父母准备的圣诞大餐,他们已无兴趣去教堂,也没有闲情逸致去广场狂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