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婆豆腐为何成为成都美食魁首?
标签:
四大理由特色历史烹饪注意事项美食 |
分类: 美食 |
麻婆豆腐之所以荣登榜首,首先在于其国内外知名度高。到成都的游客,莫不品尝这道成都名菜;国人大多知道这道菜,在国内任何一个中餐厅,几乎都有“麻婆豆腐”这道菜。据说日本人还将之改进,作了产业化生产;笔者在国外将之改成微麻辣后,也颇受外国朋友欢迎。
第二,麻婆豆腐历史悠久,受到美食家及文人称道:麻婆豆腐是中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此菜大约在清同治初年(1874年以后),由成都市北郊万福桥一家名为“陈兴盛饭铺”的小饭店老板娘陈刘氏所创。因为陈刘氏脸上有麻点,人称陈麻婆,她发明的烧豆腐就被称为“陈麻婆豆腐”,1909年成都通俗报社出版的《成都通览》(清·傅崇矩著)已将此店及“陈麻婆之豆腐”,列入与包席馆正兴园、钟汤圆等店齐名的23家“成都之著名食品店”。《锦城竹枝词》、《芙蓉话旧录》等书对陈麻婆创制麻婆豆腐的历史均有记述。清末诗人冯家吉《锦城竹枝词》云:“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麻婆豆腐由于名声卓著,已流传全国,乃至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 第三,麻婆豆腐最能体现麻辣川菜的特色:麻婆豆腐的特色在于麻、辣、烫、香、酥、嫩、鲜、活八字 陈家店铺称之为八字箴言:
1)麻,指豆腐在起锅时,要洒上适量的花椒末。 花椒要用汉源进贡朝廷的贡椒,麻味纯正,沁人心脾。超市买的花椒粉是绝对要不得的;
2)辣:是选用正宗郫县豆瓣,剁细炼熟,加以少量熟油海椒烹脍豆腐,又辣又香;
3)烫:就是起锅立即上桌,闻不到制豆腐石膏味,冷浸豆腐的水锈味,各色佐料原有的难闻气味,只有勾起食欲的香味;
4)香,指牛肉粒香、花椒粉、葱花儿、蒜苗儿的香味扑鼻;
5)酥,指煸炒好的牛肉馅子,色泽金黄,红酥不板,一颗颗,一粒粒,入口就酥,沾牙就化;
6)嫩,指的是豆腐下锅,煎氽得法,色白如玉,有楞有角,一捻即碎,故住宅大多用小勺舀食;
7)鲜,指全菜原料,俱皆新鲜,鲜嫩翠绿,红白相宜,色味俱鲜,无可挑剔;
8)活:是陈麻婆豆腐店的一项绝技:豆腐上桌,寸把长的蒜苗,在碗内根根直立,翠绿湛兰,油泽甚艳,仿佛刚从畦地采摘切碎,活灵活现,但夹之入口,俱皆熟透,毫无生涩味道。
这八字箴言,可谓川菜特色的绝妙概括。笔者认为,八字中最重要的是麻、辣、鲜、香四字。其中花椒的用法最关键,它不仅带来特殊的麻味,还有特殊的香味。花椒是古今重要的香料,古时女士们的所谓椒房,就主要以花椒作香料的。四川人炒菜,哪怕是一盘素菜,都要放花椒,就是取其香味,而非其麻味。花椒,必须用正宗汉源花椒打成的花椒粉,超市买的花椒粉不仅不麻,还有一股臭味。据四川人的经验,花椒或花椒粉密封会“闭气”,失去其独特的香味及麻味。外省人,尤其是江浙人不习惯麻味,可以适当少放一点花椒粉,但取消这点儿香料就失去其特色了。
第四,麻婆豆腐烹饪有诀窍,但又可改进、创新,适合各种人群想用 。如今全国各地餐馆做的麻婆豆腐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下面以笔者的个人经验,谈谈这道菜的烹饪过程、注意事项,及改进思路:
1.
3)
4)然后下入豆腐煮开,将火调小煮大约3-5分钟。
5) 然后放入少许鸡精或味精提鲜。 再用水淀粉勾芡。此时要边摇锅边用手勺推动锅底,使豆腐不至糊锅,当淀粉彻底糊化后便可出锅码盘。盘中要亮出深红色的油。如为鲜红色,则豆瓣不正宗。
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