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锤子哥”和“球嫂”正名
(2013-07-12 10:20:37)
标签:
巴蜀方言锤子与球杂谈 |
分类: 民俗 |
在巴蜀方言中,“锤子”的一般含义是“没有”、“什么”,具否定之意。如上述新闻中高老板说其妻“你懂个锤子!”,就是“你不懂”、“你什么都不懂”的意思。并非骂人,而是带有调侃之意。在成都发生八路公交车爆炸事件后流传一个四川方言笑话,说央视记者采访幸存者,就是因“锤子”二字产生的歧义:
记者:“车里有安全锤吗?”
幸存者:“有个锤子!”
记者:“有锤子,为啥不用它来敲破玻璃窗子呢?”
幸存者:“我说有个锤子,拿啥子来敲呢?!”
记者:“用锤子来敲呀!”
幸存者:“锤子都没有,拿手敲啊?”
记者:“你不是说有个锤子吗?”
幸存者:“我说有个锤子,就是没有锤子!”
………
至于“球”,其词义与“锤子”差不多,在巴蜀方言中用法更广,常具否定之意外,如上述新闻中高老板之妻说:“关你球事”,即“不关你的事”,你还那么起劲干啥?民间常碰到这样的对话:“你球(经)都不懂,跟你说也没用!” 即你啥都不懂,不跟你说之意,并非不懂足球、篮球之类。
“球”在巴蜀方言中也作助词,有加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如:“走球他勒!”即让他走,他走了没有关系的意思;又如电影《抓壮丁》中,多个角色都用此词加强语气,如“听都听球不懂!”
派生词如:当球腾:
…
由上述可知,“球”与“锤子”,在巴蜀方言中的意义已经转化,不能简单冠以粗俗之名,冠以“通俗”词语更恰当些。否则,网民们不是在赞扬高老板夫妻,而是在骂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