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锤子哥”和“球嫂”正名

(2013-07-12 10:20:37)
标签:

巴蜀方言

锤子与球

杂谈

分类: 民俗

     近日,一条微搏广为流传,不仅因为男主人公的英雄事迹,还因为那流行于蜀乡的方言俚语:都江堰安龙镇农家乐老板高志强,1000多平方米的农家乐毁于洪水,他不顾损失,从洪水中救出了30多名受困群众……高老板的妻子王丽君见他救人不顾自己安危,埋怨他:“关你球事!”高老板回答她:“你晓得个锤子!” 这样的仗义行为感动了无数网友,赞其夫妇为“锤子哥”和“球嫂”。就因为这“锤子哥”和“球嫂”两个称呼,让巴蜀人倍感亲切。

   有人对“锤子”和“球”两词冠以粗俗二字,因为这两词原来指男性生殖器。要说两个词粗俗也不无道理,但笔者觉得说通俗更恰当些。在巴蜀民间(笔者要特别强调“民间”二字,因为并非限于乡间,在城市的民众也含其中。)这些词在流行之广,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没说过这两个词,只是多寡而已。在现代的四川方言中,这两个词,已脱离了原来的含义,引申出多种意思。

在巴蜀方言中,“锤子”的一般含义是“没有”、“什么”,具否定之意。如上述新闻中高老板说其妻“你懂个锤子!”,就是“你不懂”、“你什么都不懂”的意思。并非骂人,而是带有调侃之意。在成都发生八路公交车爆炸事件后流传一个四川方言笑话,说央视记者采访幸存者,就是因“锤子”二字产生的歧义:

记者:“车里有安全锤吗?”

幸存者:“有个锤子!”

记者:“有锤子,为啥不用它来敲破玻璃窗子呢?”

幸存者:“我说有个锤子,拿啥子来敲呢?!”

记者:“用锤子来敲呀!”

幸存者:“锤子都没有,拿手敲啊?”

记者:“你不是说有个锤子吗?”

幸存者:“我说有个锤子,就是没有锤子!”

………

至于“球”,其词义与“锤子”差不多,在巴蜀方言中用法更广,常具否定之意外,如上述新闻中高老板之妻说:“关你球事”,即“不关你的事”,你还那么起劲干啥?民间常碰到这样的对话:“你球(经)都不懂,跟你说也没用!” 即你啥都不懂,不跟你说之意,并非不懂足球、篮球之类。

“球”在巴蜀方言中也作助词,有加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如:“走球他勒!”即让他走,他走了没有关系的意思;又如电影《抓壮丁》中,多个角色都用此词加强语气,如“听都听球不懂!”

派生词如:当球腾:  不起作用、没有用的意思。常言道“说的是风吹过”,说得再多都当球腾,关键看实际行动。

由上述可知,“球”与“锤子”,在巴蜀方言中的意义已经转化,不能简单冠以粗俗之名,冠以“通俗”词语更恰当些。否则,网民们不是在赞扬高老板夫妻,而是在骂他们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