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与唐太宗谁更好色?
(2011-09-07 11:28:28)
标签:
杨广逼宫萧皇后最抢手徐娘夺皇位人文杂谈 |
分类: 杂谈 |
有一出川剧折子戏《杨广逼宫》,又名《问病逼宫》,是久演不衰的传统经典。该剧说的是隋文帝杨坚病危,二儿子杨广进宫问病,见父皇的妃子陈氏貌美,趁父昏迷不醒调戏陈妃。陈妃不从大叫‘杨广乱宫’,从而气死杨坚;皇后独孤氏见杨广劣行大骂之,拒绝将传国玉玺交给杨广。为得玉玺,杨广不惜扼死亲母,搜出玉玺;与此同时杨广威胁父妃陈氏,欲将纳入后宫,陈妃不从而自尽。此剧将杨广荒淫无道、十恶不赦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然而,历史并非如此。杨广登基前颇与李世民相像,首先是他像李世民一样,带兵打仗为父皇平定了天下,是掌握兵权的实权人物,不像其兄荒淫。尤其是隋开皇八年,杨坚下令灭金陵陈朝,集中水陆军51.8万,由21岁的杨广为统帅,指挥大将韩擒虎、贺若弼等,东至大海,西到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一举灭掉盘踞江南的陈朝,活捉陈后主陈叔宝。
其次,杨广登基做皇帝前战功卓著,并无戏中忤逆不道之事。隋文帝杨坚为了表彰杨广在灭陈的显赫战功,除加官晋爵外,还下诏天下名门世家,将未出嫁的女儿生辰八字呈报朝廷,为刚21岁的杨广选一相配的妃子。最终选到刚满九岁的萧氏。萧氏的父亲是南北朝末期西梁孝明帝萧岿,故萧氏是公主身份。因为萧公主当年才九岁,所以被接入宫后并未马上成婚。独孤皇后对这位稚嫩可人的小媳妇十分喜爱,把萧公主当成是自己的女儿抚养,为她请了许多名师,传授她读书、作文、绘画、弹筝等。聪明过人的小媳妇学什么像什么,而且往往是一点就通。四五年下来,萧公主不但出落成一个雪白妖艳、亭亭玉立的美人,而且知书达礼、多才多艺。转眼到了开皇十三年,受命镇守扬州的晋王杨广回到京都长安和小媳妇萧公主完婚。这一年,杨广二十五岁,小媳妇才刚满十三岁。
偏偏此时,太子杨勇正为妻妾争宠而烦恼。原来,杨勇不喜欢太子妃元氏,把一门心思都花在偏房云昭仪身上,结果元氏受不了冷落之苦,一时想不开便上吊自杀了。隋文帝一怒之下就废掉了杨勇的太子位。杨广则与萧氏合谋,韬光养晦,极力表现出忠孝、仁德的面目,获得其母欢心。在其母独孤皇后的极力支持下,加之军权在握,便夺下了太子宝座。不久,杨广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策划密谋,提前登上了皇帝宝座,萧氏女也就成了大隋朝“母仪天下”的萧皇后。此时其母独孤氏已死几年。可见《问病逼宫》演绎的故事并非历史事实。
李世民与杨广相似,作为老二的他没有被李渊立为太子,但他带兵打仗为大唐扫平天下,最后发起“玄武门之变”杀了太子,自己才登上皇位。李世民登上皇位后,却被半老徐娘“萧皇后”迷得神魂颠倒,并不顾一切地将萧氏纳入后宫封为昭容。此时李世民33岁,萧皇后已48岁。
说李世民不顾一切,因为杨广是李世民的亲表叔,李世民还娶了杨广的女儿大杨妃,与萧氏该为母女关系,李世民娶萧皇后有点乱伦。无论如何,萧氏也算长辈;其二,李世民比萧氏小15岁,年纪不相当;其三,萧氏应该说是残花败柳,‘命犯桃花’之人(传说当年袁天罡与她算命,说她会‘母仪天下,命带桃花’)。宇文化及杀杨广后,萧氏与宇文化及成婚;后窦建德杀宇文化及,萧氏又归窦建德;其后窦建德将萧妃献与突厥番王处罗可汗,萧氏便由大隋的皇后变成了塞外番王的爱妃。老番王死了,由他的弟弟颉利可汗继位。按突厥人的风俗,萧氏又被颉利可汗接管。这样先后嫁了五个‘帝王’的女人,纳入皇宫是不合适的。萧氏进宫,李世民成了她第六任丈夫。
据史书记载:公元630年,即唐太宗贞观四年,唐朝派大将李靖打败了突厥大军,迎回了曾是前朝皇后的萧氏女。这时萧皇后已是四十八岁。萧皇后入朝时,云髻高耸、雾鬓低垂、脸似牡丹、美眸流盼、腰似杨柳、仪态万千,依然诱人眼目、动人心弦,三十三岁的李世民一见倾心,不禁为之心旌摇曳,遂封萧皇后为昭容,萧皇后又成了大唐天子李世民的爱妃。萧皇后在唐宫中度过了十八年平静的岁月,贞观二十一年,六十七岁的萧皇后溘然而逝。李世民以皇后礼仪将萧皇后葬于杨广之陵,上谥愍皇后。
李世民的前期的经历与杨广何其相似!更有趣的是,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听说年轻的武氏长得明媚娇艳,体态丰腴,楚楚动人,且性格刚强,便将她纳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此时武则天也是十三岁!可见李世民对美女可谓老少通吃。隋炀帝杨广因无道败国而被加上各种恶名;唐太宗李世民因是一代明君,便忽略了他也是个好色之徒。这就是所谓的“一乖遮百丑”!
前一篇:讨厌抗战剧中太多日语
后一篇:《大武生》好看也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