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高窟与川剧《敦煌王道士》

(2011-06-09 11:24:00)
标签:

莫高窟杂谈

外景

王道士的故事

反弹琵琶舞

旅游

分类: 游记
   来到心仪已久的敦煌莫高窟,心里激动万分。莫高窟,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在国人的心中分量太重,莫有不想去瞻仰的。

        
 莫高窟与川剧《敦煌王道士》

人们都知道,莫高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来到莫高窟,发现到处都是维修的脚手架。我们被告知,不得带相机入内,游人说我们可以参观八个窟内的雕塑和壁画。由此可知,我们的参观只是九牛一毛。但按我们的旅程,时间也够紧张的了。我们在导游带领下走进每一个洞窟,都为那一千多年前精美雕塑和壁画叹为观止。为保护文物,洞内没有灯光,只有导游手电筒指引。因此对雕塑看得清楚,尤其是那高大的敦煌第一大佛,据称是仅次于乐山大佛的世界第二大佛,居然在窟内雕塑而成!但由于灯光原因,对壁画只有局部了解。但我们还是在众多的壁画中找到那蜚声海内外的“飞天”和“反弹琵琶”壁画。许多壁画已损坏,而那著名的藏经洞,如今也空空如也,据说上世纪初管理这里的王道士发现了藏经洞,后来竟以廉价出卖给外国人,给莫高窟和他本人蒙上耻辱。
关于这个愚昧的王道士,笔者有深刻的印象。不是因为笔者对敦煌有何研究,而归因于几年前笔者看过的金桥川剧团创作演出的川剧《敦煌王道士》,从网上查阅,发现其故事情节符合历史事实。亦正亦邪、愚昧无知的道士王园篆发现了藏经洞,却为无资金维修众多洞窟而廉价卖掉许多珍贵文物,这出川剧给我们讲述了这段既让国人骄傲又觉耻辱的历史故事:
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为了将已被遗弃许久的部分洞窟改建为道观,而进行大规模的清扫。当他在为第16窟(现编号)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我们有幸见到这个藏经洞,但其内啥都没有,据说余下的经卷已搬到故宫。
但自藏经洞被发现后,随即吸引来许多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他们以极低廉的价格从王圆箓处获得了大量珍贵典籍和壁画,运出中国或散落民间,严重破坏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性。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在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古旅行时,沿着罗布泊南的古丝绸之路,来到了敦煌。当听说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后,他找到王圆箓,表示愿意帮助兴修道观,取得了王的信任。于是斯坦因就被允许进入藏经洞拣选文书,他最终只用了200两银两,便换取了24箱写本和5箱其他艺术品带走。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500两银两向王圆箓购得了570段敦煌文献。这些藏品大都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现拥有与敦煌相关的藏品约1.37万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
这就是敦煌莫高窟的最大遗憾。王道士的故事,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也显示代表当时国人的王道士的愚昧无知。感谢金桥川剧团,在众多民营川剧团中,恐怕只有它创作和演出这样大型并有现实意义的大戏,据说曾获得国家级奖励。
笔者用相机摄下莫高窟的外观时,意外发现维修的脚手架间,竟有两幅巨大的壁画,一幅似飞天美女,一幅是打坐罗汉。近黄昏时,敦煌市在露天体育馆为游客举办歌舞晚会,才将游客们带入那神秘的历史时代。让我们欣赏到活的‘飞天’和‘反弹琵琶’的美妙艺术!
莫高窟与川剧《敦煌王道士》
莫高窟与川剧《敦煌王道士》

莫高窟与川剧《敦煌王道士》

莫高窟与川剧《敦煌王道士》



莫高窟与川剧《敦煌王道士》

莫高窟与川剧《敦煌王道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