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妹何许人也?
(2010-06-03 16:15:29)
标签:
苏小妹电视剧身世之谜搞笑兄嫂搞笑和尚杂谈 |
分类: 杂谈 |
目前电视连续剧《刁蛮娇妻苏小妹》热播,将这个蜀中才女的传奇推上一个新高潮。在该剧中,苏小妹不仅文才出众,而且武功了得。剧中这位文武双全的奇女子,争女权、斗花魁,为夫励志不惜让丈夫与太尉千金苟合,还女扮男装冒充仕子,如非秦少游戳穿,就被点状元了,如此等等,将这个传说中的才女刁钻不逊,机智勇敢刻画得入木三分。众多港星加盟该片,极尽其搞笑之能事,让人捧腹;一代文豪苏东坡及风流才子秦少游等,一个个贼眉鼠眼,猥琐不堪,笑料百出,独显才女风采。苏小妹真有其人吗?
历史上真有苏小妹这个人吗?苏小妹真的嫁给秦少游了吗?由于史书没有记载,多数人对此否定。唯一有记载的是其父苏洵的文章:
据苏洵《自尤》诗说:“盖壬辰之岁而丧幼女…女幼而好学…年十有八而死。”表明苏家确有此女。此女嫁给了自己姓程的表兄。“苏小妹”婚后一年,生有一子,不幸染病,而程家不与医治,被父亲接回娘家调养。程家却又以其“不归觐”为由,夺其子,致其病情加重而亡。 ‘苏小妹’被父亲的夸赞,说她“幼而好学,慷慨有过人之节,为文亦往往有可喜”,成了后人的无限想象空间,传奇故事不断。
但据苏洵所说推算,此女生于1035年。而苏轼生于1036年,比苏轼大一岁,应该是苏轼之姐姐。不应该叫苏小妹。苏轼在《乳母任氏墓志铭》中写道:“乳亡姐八娘及轼”,可知其姐名‘八娘’,是苏洵最小的女儿。苏轼还有两个姐姐,不幸都亡于幼年。可见苏轼并无‘苏小妹’这个小妹。
《辞海》载:“苏小妹,文学故事人物。相传为苏老泉(洵)女,东坡(轼)之妹。与秦少游新婚之夜,故意以诗歌、联语试少游才情,后由苏东坡暗助,少游始得完眷。表明苏小妹与秦少游的婚姻故事深入人心,但并非真实的历史人物。
清•李玉传奇剧本《眉山秀》也写其事。但秦少游的妻子姓徐名文美,是曾任潭州宁乡主簿的徐成甫的女儿。在他写的《徐君主簿行状》里说得很明白:“徐君以女文美妻余。”秦少游与徐文美成婚在1067年,时年十八岁。如果苏八娘未死,已三十二岁,显然不合史实。
苏轼本人在《祭柳子玉文》中又说:“欣然二甥,则谓我舅。”表明他有个妹妹嫁柳家。于是有人认为,所谓苏小妹,是指苏轼之堂妹。苏轼父辈三人,有堂兄弟妹16人。其二伯父苏涣的第四个女儿,是真正的苏小妹。此女长大后,嫁给宣德郎柳子文,被封为德化县君。夫妻育有二子,皆聪明好学,苏轼很喜欢这两个外甥,还屡写诗勉励。
但不管苏小妹是苏轼的亲妹妹,还是堂妹,有关苏小妹的传奇故事却流传久远,长盛不衰。最早见于南宋无名氏著《东坡居士佛印禅师语录问答》,其中记有:“东坡之妹,少游之妻也”。可见关于苏小妹与秦少游的故事并非空穴来风。影响最大的莫过明末著名的民间文学家冯梦龙编的《醒世恒言》第十一卷《苏小妹三难新郎》,将苏小妹嫁给秦少游的故事演绎得绘声绘色。在京剧、川剧等传统戏剧中,《三难新郎》成了经典保留折子戏。苏小妹与秦少游的故事流传太广,蜀山怪客就不在本文中赘述了。
二,兄妹取笑成雅趣,姑嫂调侃雅成俗
传说中苏氏兄妹开玩笑的故事颇多,似乎都是苏东坡不敌苏小妹。其中最有名的是,彼此拿长相开玩笑。苏小妹长得不胖不瘦,但额头高,双颚突出,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样子;苏轼满腮胡须,脸长身肥,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于是成了兄妹二人在家开玩笑的笑料。苏轼先挖苦妹妹凸额凹眼: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
一丛衰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杳然;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那五官搭配确实可笑,于是再补上一诗:
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苏轼一听乐得拍着妹妹的头大笑不已。苏家兄妹戏谑起来,常常是语带双关,文雅之至。每次都是小妹占先,苏轼只得甘拜下风了。
如果说兄妹之间玩笑有所忌讳,姑嫂间说话就口无遮拦了,开些成人玩笑是可以理解的:传说有一次苏小妹陪同大嫂王弗在菜园采摘蔬菜,王弗一手拿把苋(四川话读‘汉’)菜,一首拿把芹菜。苏小妹取笑嫂嫂道:“嫂嫂一手拿情,一手搂汉!”那王弗也有文采,一听小姑子取笑自己,但一时找不到回敬她的话,只说了一声:“你真坏!”
有一天王弗见苏小妹在堂前读《史记》,正读到汉史部分,觉得有报复机会了,便对小姑子说道:“小妹读史,一心想汉!”苏小妹一听,哈哈大笑:“你还是找到机会报复了!”于是随嫂嫂出堂,见王弗抬头望天气,一手在额前搭棚遮太阳,于是说道:“嫂嫂怕日,一手遮阴。”王弗羞得满面通红,从此不敢同苏小妹开玩笑了。
三,搞笑和尚主持认输,涉黄佛印自讨没趣
苏东坡有许多和尚朋友,与苏东坡交往的那些和尚是四大皆空,所以苏东坡与那些和尚交谈玩笑的时候,并不介意他那伶牙俐齿的妹妹在中间搅和,管她雅致也好,粗野也好。
一天苏东坡跟一群和尚出外游玩,苏小妹亦步亦趋地跟着,突然看到一个和尚在江中游泳,咋沉咋浮,碧波中就好像一个光溜溜的圆球滚动不已,苏小妹看得兴致盎然,谩声说道:“清江水中洗和尚,浪滚葫芦。”跟在她后边的一位主持僧也是个爱开玩笑的,当即对道:“碧纱帐内坐佳人,烟笼芍药。”苏小妹不甘示弱,再出一联:
“僧眠锦被,万花丛中一葫芦。”
主持立即对道:“女对青铜,半亩塘中两菡萏。”
苏小妹一时为之语拙,正无可奈何,抬头望见江心有个和尚在撑船,话题一转: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这联有些难处,它是从“影子”落笔,必须要以“影子”对答才能贴切,主持不由得仔细推敲,终于说道:
“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苏小妹不甘心,再次发难:
“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江心千佛手。”
主持也非泛泛之辈,迅速对道:
“一个佳人望月,人间天上两蝉娟。”
在苏东坡众多的和尚朋友中,佛印是关系最密切的一位,他和苏小妹斗口也就百无禁忌。他知道苏小妹与苏轼开玩笑、和主持和尚斗联的故事,总想出奇招让苏小妹认输。一天佛印戏谑地对她说:“我有一联,敢请女施主对答”联语是:
“一女孤眠,纵横三只毛眼。”
苏小妹是个女子,佛印知道她从来争强好胜,与人对联从不服输,这次就选了这么一副充满黄色情调的上联,想逼苏小妹无法开口。谁料到苏小妹从来顽皮大胆,根本就不觉得咋样,虽然开始难免有些脸红,但一想到你出家人都敢说,我又有什么不敢说的,便对道:
“二僧同榻,颠倒四个光头。”
佛印连连摇头,自认失败,连赞苏小妹锦绣心机,才思敏捷。
尽管苏小妹传奇故事太多,但从上面简要介绍,对其文采、诙谐、机灵可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