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搞笑的四川方言情歌
(2010-04-08 09:05:14)
标签:
从神歌到情歌从通俗到幽默无处不幽默四川情歌选文化杂谈 |
一,从神歌演变为情歌
四川汉族能歌善舞,尤其是四川民歌,具有浓郁的蜀乡风情。四川人在各种场合都有歌:干活时唱号子,如川江号子、抬工号子;悠闲时唱山歌,如放牧山歌、情人对歌;敬神、祝寿、婚葬都有民歌演唱,如道场中的散花、请水、请佛;婚嫁的哭父母、骂媒婆、四言八句等。笔者小时候见识过道场,其散花、请佛都是唱歌,不仅曲调好听,内容都是生活中常见到的事,与迷信并无关联,如笔者记得的一首请佛歌,完全是在描绘一个现代的电梯公寓:
请佛
高高山上吗一座楼,楼上点灯不用呀油。
煮饭不用吗烧材禾,不用楼梯上下楼。
佛呀佛,阿弥陀呀佛;佛呀佛,阿弥陀佛呀喂。
有许多民歌都是从婚葬、敬神歌中演变而来的。如著名的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就是从这种神歌演变而来的。《槐花几时开》是四川情歌中的经典之作,据称是宜宾地区的一首传统山歌,它的曲调采自宜宾地区一种被称作“神歌”的山歌歌腔。几经演变,这些山歌内容已完全脱离婚葬、祝寿、敬神的束缚,而常以一些幽默的词句、腔调来反映农民生活和思想感情:
槐花几时开
高高山上一树槐, 手把栏干望郎来。
娘问女儿你望啥子? 我望槐花几时开。
寥寥数语,就把一个坠入爱河、伶俐而羞涩的农村姑娘形象活脱脱地托现在我们眼前,其语言纯朴、生动,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听起来格外亲切、甜美。
二,从通俗到文雅、幽默
神歌尚且如此,其它民歌可见一斑。四川民歌歌词幽默、含蓄,充分体现了四川人的睿智、风趣和文雅。四川民歌以山歌最为出名,而山歌中又以情歌最佳。以前山区男女青年的情歌对唱,以及放牛娃儿的山歌,最具诗情画意。原生态的山歌较通俗,常用身边的事物作比拟:
好耍的不过少年郎
高高山上栽高粱,风吹高粱响叮当。
好吃的不过高粱酒,好耍的不过少年郎。
太阳落坡天快黑
太阳落坡天快黑,过路的大姐归儿呢来歇。
没得枕头嘛我去借哟,没得铺盖嘛我都要得哟。
这是资阳地区放牛娃儿唱的山歌。那时乡村的放牛娃儿,骑在牛背上,或背起背兜割牛草时特别爱唱山歌。‘归儿呢’,资阳土语‘这里’的意思。这种俚语多流行于资阳地区,唱起来很顺口,如改成‘这里’,效果就差些。这首山歌里的‘铺盖’即被盖、被子,是四川通用的方言;歇,指住宿的意思。
哭嫁,也是展示新娘风采的最好时机。离开娘家的前天晚上,新娘都得哭嫁,哭爹娘,难忘爹娘的养育之恩;骂媒婆,骂他两边瞎说,骗取钱财。但旧社会婚嫁又离不了媒婆,这种矛盾心理在下面这首骂媒婆的哭嫁歌中流露无余:
桃子开花朵朵红,十个媒婆九个穷!
李子开花朵朵白,十个媒婆九个绝!
我娘门前有口井,媒婆回去要吊颈!
我娘门前有块田,媒婆倒霉二十年!
我要喂条大黄狗,咬得媒婆无路走!
要是郎君确实好,媒婆罪过就免了!
与《槐花几时开》类似的山歌不仅在川南,在川北也有,同样是描写未出阁的少女想念情郎心态,在不同环境对少女内心的刻画各不相同,但都具有幽默、含蓄的四川情歌特色:
幺妹儿想郎心发慌(选二)
幺妹想郎心发慌,手把槐树偷望郎。
妈问女儿望啥子?我盼花儿快开放。
幺妹想郎心发慌,常去池边洗衣裳。
姐在屋内把手招
郎在外面学鸟叫,姐在屋内把手招。
娘问女儿做啥子,纺完棉花伸懒腰。
送郎送到墙外头,眼泪汪汪往外流。
幺妹问我哭啥子,渣渣落在眼睛头。(头,里面)
送郎送到桥当头,手把栏杆望水流,
清水只跟清水走,只怕清水不回头。
三,蜀人无时不幽默
少女对爱情的期盼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有残酷的一面。尤其是童养媳,四川话叫‘小包媳妇’,其内心的苦楚可想而知。但川人天性豪爽幽默,再苦的生活也让他们给放上幽默的香料和辣椒的火热,从而生出许多芬芳与多彩。如在四川很流行的这首《小丈夫》,语言诙谐有趣,曾移植到四川清音,采用清音特有的哈哈腔,比唱山歌更有韵味:
小丈夫
牵牛花儿墙上爬,搭上梯子我看婆家。
婆婆十七岁,公公才十八,丈夫还在地上爬。
喊了一声爹,哭了一声妈:为啥把女儿嫁给他,
他不是我的丈夫,是我的娃娃。
四川山歌的曲调比较挺拨、坚韧,尤如那里的山光水色,并表现出深厚的文化传统。下面这首四川民歌《摘葡萄》就是典型的一例,它含蓄、幽默地表达了恋人的单相思之苦,同时又表现出四川人的爽朗和豁达的性格:
那山没得这山高,这山有一树好葡萄;
我心想摘个葡萄吃,人又矮来树又高。
那山没得这山高,这山有一树好花椒;
我心想摘个花椒尝,
与乡村少女相比,小伙子们就显得直率、爽朗得多。特别是男女对唱调情,也是四川情歌中少不了的。四川山歌对唱中,也常用旁敲侧击的办法,语言幽默、含蓄。决不会如现在歌词中“我爱你,正如老鼠爱大米”那样通俗:
男:
女:
男:
女:
劳动号子是人们从事重体力劳动时,消除疲劳的一种自娱自乐方式。川江号子早已闻名天下,但对抬工号子今人却知之甚少。其实在以前农村没有任何机械机器,搬动重物全靠人力。尤其是抬石头修房子、修猪圈、修坟山、修路等,大块的石头需要好几个人抬。抬工们一人一个打杵,一个垫肩,抬起石头走时,前面必有一个带头人,一边走,一边唱,脚步要和号子的节拍,于是抬杠颤悠悠,歌声嘹亮,颇富诗意。带头的人往往是体力好,有急智,会唱号子的人。因为抬工号子往往见景生情,见啥唱啥,现唱现编,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下面这首台工号子,是嘲弄单身汉的,也算四川情歌吧。
太阳哟、落坡哟,天哩要黑哟,
对门哟、幺姑哟,留我个歇哟。
三更哟、半夜哟,喊哩我走哟,
我说哟、天黑哟,走哩不得哟。
一脚哟、踩到哟,泥哩凼凼哟,
二脚哟、踩到哟,乌梢个蛇哟。
亲戚哟、朋友哟,看哩到我哟,
莫得哟、婆孃哟,好呀遭个孽哟。
笔者近期新浪博客中有关四川民俗文化博文:
1,爆笑四川方言土话,2009年12月27日;
2,四川人说猫儿的幽默,2010,2,6
3,有趣的蜀中民间谜语大家猜,2010,2,19
4,四川话啭人的幽默和艺术,2010,3,4,
5,乐山峨嵋方言趣谈,2010,3,11,
6,搞笑中江话,川剧开先河,2010,3,18
7,从幽默的童谣解读四川方言俚语(上、下)2010,3,25;27
8,四川各地方言大比拼,哪里最好听?20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