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民俗四川
民俗四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0,839
  • 关注人气:9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代女诗人薛涛与成都望江公园

(2008-05-30 13:57:57)
标签:

文史

薛涛简介

公园图片

旅游

分类: 游记

   望江公园位于成都市九眼桥锦江南岸。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明清两代先后在这里建起了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筑。民国时辟为望江公园,成为市内著名的风景点。

 

                   唐代女诗人薛涛与成都望江公园

    薛涛(770-832):字洪度。父薛郧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乱后居成都,薛涛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出生。

                     唐代女诗人薛涛与成都望江公园

     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的对句似乎预示了她一生的命运。十四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自已过人的美貌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

   唐德宗时,朝廷拜中书令韦皋为剑南节度使,统略西南,韦皋是一位能诗善文的儒雅官员,他听说薛涛诗才出众,而且还是官宦之后,就破格把乐伎身份的她召到帅府侍宴赋诗,薛涛遂成为成都著名营伎(供镇守各地的军事武官娱乐所用的乐伎)。一年后,韦皋惜薛涛之才,准备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虽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已不胫而走,同时也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后来,韦皋因镇边有功而受封为南康郡王,离开了成都。继任剑南节度使的李德裕,同样非常欣赏薛涛之才,在薛涛的有生之年,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对她十分青睐和敬重,她的地位已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绝色红伎。

   当时与薛涛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辈庆、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但真正让薛涛动了深情的却是元稹,薛涛初见元稹时已四十二岁,比元稹大十一岁,当时元稹任监察御史,于唐宪宗元和四年春天奉朝命出使蜀地,两人在蜀地共度了一年。

   薛涛在闲雅之余,常把乐山特产的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玉津井的水,制成粉红色的特殊纸张,纸面上呈现出不规则的松花纹路,煞是清雅别致,她便用这种纸来誊写自己作的诗,有时也送些诗笺给友人,人们把这种纸笺称为“松花笺”或“薛涛笺”。唐人喜用彩笺题诗或书写小简,其实都是学了薛涛的样。 
                          唐代女诗人薛涛与成都望江公园
   晚年,薛涛在成都远郊筑起吟诗楼,隐居其中,直至唐文宗太和五年逝世,时年六十二岁。当时的剑南节度使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并在她的墓碑上刻上“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

                       唐代女诗人薛涛与成都望江公园
薛涛诗集名《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可惜未流传下来。在全唐诗中收录其诗八十九首。

   薛涛一生有竹,赞颂竹“虚心能自持”,“苍苍劲节奇”。为纪念薛涛,后人在园中遍种各类佳竹,荟萃了国内外一百五十余种竹子,其中不少品种是很名贵的。这些竹子姿态万千,各有妙趣。如粉箪竹,通身粉白,好似冰肌玉骨的婷婷少女;人面竹,在接近根部的竹干上重重叠叠地布满奇节,就像一张张人的面孔;佛肚竹的节间光滑凸出,犹如笑罗汉的便便大腹。还有质地坚韧的方竹,躯干高大的鸡爪竹,飘逸潇洒的凤尾竹,文雅娟秀的观音竹……它们各逞丰姿,而又和谐相处,或互抱成丛,或交织成廊,或夹成浓荫幽径……人们把这幽篁如海,情趣无穷的园林,誉为“竹的公园”,中外游客、诗人常来此寻幽访古,流连凭吊。 

                    唐代女诗人薛涛与成都望江公园

 

                    唐代女诗人薛涛与成都望江公园

 

                    唐代女诗人薛涛与成都望江公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