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五的来历
正月初五,民间习惯称为“破五”,是春节后的一个重要节日。传说姜太公封老婆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人们为了避穷神,于是把这天称为为“破五”。
在鲁西北的临清一带,中秋节这天,家家都剪一个又大又圆的月亮贴在窗上,圆月中有传说中的嫦娥或石榴、莲花、牡丹、蝴蝶等。按当地风俗,这圆月必须在当天撕破,这样可以驱除邪气,带来好运。这风俗也来源于姜太公封老婆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的故事。
还有一个略为不同的传说是,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姜太公的老婆给忘了。于是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
“破五"的习俗
民俗专家解释说,“破五”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状态。
天津市民俗专家张仲介绍说,旧时,初一到初五民间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所以把这一天称为“破五”。清末民初,天津诗人冯文洵在《丙寅天津竹枝词》就写道:
新正妇女忌偏多,生米连朝不下锅,
杯碗捧持须谨慎,小心‘破五’未曾过。
大年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因为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谗言。此外,妇女们在这天还要找出几件旧衣服来拆拆,谓之“拆小人”。据说,这样可以免霉运。
此外,有些地方饺子里还要包上钱、枣、糖等,寓意发财、好运早来、甜蜜和美。
在中国一些地区,初五这天还有“送穷”的习俗。即是将灶灰及清扫房屋的垃圾送出门外,再放炮驱邪。寓意是在新的一年里送出穷困,迎来富裕和幸福。
所有为过年而关门休息的大小商店,在“破五”过后一般都要选择吉日开张营业,通常会把大年初六作为“开市大吉”的好日子。因此,好多商家会在初五这天做好开市的一切准备。
据笔者了解,我国北方地区讲究“破五”,南方一般不讲究。南方人重视“人日”,即正月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