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勤劳可爱的潘金莲形象——看川剧《打饼》

(2008-01-11 15:40:19)
标签:

川剧《打饼》

潘金莲

武松

演技

舞姿

文化

分类: 戏剧
 

         一个勤劳可爱的潘金莲形象

在《水浒传》中,武松无疑是个人人敬仰的英雄;潘金莲则是人人唾弃的淫妇。小说对潘金莲的出身,如何嫁给武大郎,并没有明确的交待,所以看小说不能引起读者对潘金莲的同情,更不会觉得潘金莲可爱了。但在舞台上却不一样,演员的扮相、行头、唱腔、过场和演技都会给观众一个明确的形象,及爱恨的选择。尤其是在看一些折子戏时更是如此。

《打饼》是有名的川剧折子戏,以前剧名曰《金莲调叔》,是根据《水浒》中潘金莲勾引武松的情节改编而成,在成都曾看过多次名演员演出的这这个折子戏。为娱乐而去剧场的观众,更关注演员的表演及唱腔,很难去评价被演角色的好坏。但今天在央视11频道再看到这个戏,感觉就不同了。首先觉得演潘金莲的演员年轻漂亮,演技超群(演潘金莲的刘宜是新一届的戏剧梅花奖得主),对演员的演技和唱腔赞赏;二是关注剧中精彩的表演—‘打饼’,是凭空模仿打饼的过程,即以前成都街头常见的‘打锅盔’的过程,觉得演员的表演维妙维肖,明示潘金莲是个勤劳的家庭妇女;三是剧中武松的台词和表演,一出场就是凶神恶煞,没有一点对嫂嫂的尊重和理解,而处处显露其英雄气概。使人觉得剧中的武松不是一个真实的人,仅是个虚幻的英雄模型;而潘金莲确实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她不仅美丽,而且勤劳。在武松的阵阵斥责下,显得令人同情;那优美的舞姿和动人的唱腔塑造出一个可爱的艺术形象。与小说中的潘金莲形象完全脱节了。

看完《打饼》,不由得想起看过的折子戏《武松杀嫂》,情节是武松出差归来,发现哥哥武大冤死,经过恽哥等人查证,最后在武大灵堂杀死潘金莲。在这出戏里,潘金莲白孝妆,配以长长的水袖。潘金莲为躲武松追杀,舞动水袖翩翩起舞,舞姿美极了。这是一个武功戏,剧中的潘金莲年轻、漂亮,加上优美的舞姿,谁又不会觉得这个潘金莲形象可爱呢?!

传统戏剧是通过它的表演程式和唱腔塑造艺术形象的。在折子戏中,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但不乏精彩的唱腔和演技。故折子戏不靠故事征服观众,而靠演技和唱腔征服观众,为此而出现游离于剧情之外的表演和唱腔,如上述潘金莲的唱腔和表演就是这样。长期接触这种表演,习惯成自然,就不难理解魏明伦为何写给潘金莲翻案的川剧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