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冠图》 尽显川剧高腔风采

(2007-11-26 10:00:47)
标签:

文学/原创

川剧高腔

帮打唱

武打

摔靴

变须发

分类: 戏剧
 

               《铁冠图》尽显川剧高腔风采

 

    由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和成都市川剧院主办,为抢救、继承传统剧目而推出的传统川剧《铁冠图》,11月24日在锦江剧场观摩演出,受到川剧爱好者的热烈欢迎。这是多年来难得看到的好戏。

   据说川剧《铁冠图》原有24本,要众多演员演三天三夜。剧情取材于清无名氏的小说《铁冠图》,讲的是李自成的起义军夺取居庸关,直取京城,崇祯在绝望之下杀妻女,最后自缢的故事。但该剧因有丑化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嫌疑,解放后被禁演。据称该剧是川剧‘江湖十八本’之一。在川剧高腔曲牌、帮腔、演技以及一些特技方面具有代表性。这次将之改编为2小时45分的精华本,是颇费了工夫的。

该剧是老中青三结合的80多人庞大演出队伍,场面大,人物多,剧情复杂。在演出中高潮迭起,掌声此起彼伏。笔者看后深有感触:

  首先,觉得该剧值得一看的是,情节曲折,场面宏大,寓意深刻。如居庸关守将李国栋,在与李自成对垒时,关于战与不战的矛盾,最后以坠城而死,以保全城军民.非愚忠,也非变节,而是为民也.同时也表现了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的浩然正气.崇祯和周皇后对国事的忧虑,对惩罚贪官不力的懊恼,那种无力回天的悲愤,都寓于一些独具匠心的剧情设计中。如崇祯感叹无人上朝议政、皇后带领宫女纺纱,带头穿麻布,甚至给父亲周太师送寿礼竟是一双草鞋、一块麻布!而以周太师为首的贪官,完全不顾国事民生,贪污腐化,歌舞升平,到头来是举白旗开城门投降.该剧给人们一个重要警示:不严惩贪官是不行的,贪官多了,政不行,会亡国的!

   该剧有看头的还在于这是一个大型武打戏,参与武打的人多,场面大,充分显示了成都市川剧院青年演员深厚的功底!成都市川剧院优秀青年武生文东在该剧中饰演李国栋,李国桢两角,武功展现无余,且念唱具佳.值得赞赏.给该剧增添了不少亮点.

    另外,该剧有一些我们没有见过的川剧表演绝技。比如抛靴、打粉火、变须发,在这场戏中得到充分展示。尤其是变须发,听说在‘文昭关’一剧中伍子胥要变胡子,但没有见过。这次川剧著名老艺术家萧方云的精彩表演让人们开了眼界:当崇祯得知李自成兵临城下,官员们举白旗开城门投降时,他悲愤地须发一甩,满头黑发黑须瞬间变为灰白;在得知无力回天,纯阳老祖点明铁冠图:‘煤山归去’时,崇祯双靴一甩,赤足悲呼,灰须灰发瞬间变为雪白!看到这些精湛绝伦的表演,你会觉得川剧的博大精深,那些到处炫耀的川剧变脸绝技,只不过是川剧表演中的小伎而已。

   此外,该剧有不少川剧高腔特有的曲牌,以前没有听过.在老艺术家竞艳,萧方云的演绎下,尽显高腔魅力.使川剧迷们觉得过足瘾。川剧高腔的帮(腔)打(锣鼓)唱(腔)在该剧中得到充分展现,确为广大川剧中青年演员学习的经典.

   但笔者认为,作为传承、教学戏,该戏无可厚非。但要向市场推广,尤其要年轻人接受,该剧在音乐上还要下很大的功夫。川剧高腔无伴奏,无音乐感,不大好听的印象要得到改观,还得从加伴奏,使用多声腔开始。一个大幕戏,完全用高腔来演绎,显得太单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