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月饼

(2007-09-23 11:46:36)
标签:

随笔/感悟

月饼

困难年代

分类: 杂谈

                         月饼的故事

 

    中秋节快到了,超市里成了月饼的天下.人们都在选购月饼,一为月圆之夜家人享用,二为送礼.国人的月饼情怀十分深远,于是给厂家,商家大捞一把的机会.

 

   小时候吃月饼是十分昂贵的享受,因为那时的主要问题是填饱肚子,到中秋节不一定能吃上月饼的.如果庆幸能享受到,父亲必然要讲月饼的故事:他说很久以前的中秋节也吃月饼,但没有后来那麽普遍.在鞑子(后来学历史知道是元朝)当政的一个中秋节,人们对鞑子已忍无可忍。人们发现买回的月饼中有一纸条,上面有"月圆夜,赶鞑子".于是很多农民响应,起来造反,把鞑子赶跑了.为了纪念月饼在驱赶鞑子时的功劳,每年中秋时节, 不管家里多困难,每家都要吃月饼!

 

  我没有去考证父亲讲的故事,只是每到中秋节,必然要想到这个故事,勾起我美好的回忆,同时也是对早逝的父亲怀念!

 

   中秋吃月饼的习惯在困难年代中断了,父亲死在那个年代,留下母亲和我们几个孩子.不被饿死、能让我继续上学成了家里的主要问题.也是在中秋即将到来的时候,母亲交给我一封"月饼",这是用劣质红糖和榨油后留下的”油骷”为馅的"提糖饼".那时食品奇缺,政府规定每家每月要上交一斤鸡蛋,然后给你一封提糖饼.母亲告诉我,你带弟弟去街上卖,每个卖一元,卖的钱作为你的学费和生活费.为你上学,不可能留到中秋吃了.

 

   我带着弟弟向五里外的乡场出发.我知道这封月饼来之不易.人没有粮食,当然更没有鸡的口粮,勉强喂一只鸡,一个月也很难生下一斤鸡蛋.何况那是我的学费和生活费!

 

   我们来到街上,在自由市场上摆下这封月饼.这时我发现,在我们的左右都是卖这种月饼的,有好几十人.但买的人太少,几乎没有人愿意出一块钱买这样的月饼.母亲说了一块钱一个,我也不敢降价卖,到了快下午一点钟散场时,我们连一个也没有卖出,只好悻悻地往回走.

 

   离家有五里路,肚子早就唱了空城计,我们只有饿着肚子往回走.这时弟弟对我说:"哥,我们分一个月饼吃吧,我太饿了.”

 

   ”不行,一个都没有卖脱,回去如何向母亲交待.”我说.

   “我知道你很节省,身上一元钱是有的,你先拿来垫上,以后我去抓鱼卖来还你!”弟弟说.他是我们家的鬼精灵,别看人小,鬼点子多得很!

 

   我没有办法,不忍心看到弟弟那样期待的眼光,更换何况我们都饿得拖不动脚了.于是我们两弟兄分食了一个月饼.那东西真好吃,,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月饼,至今记忆犹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