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伊尹比诸葛亮高明

(2007-07-12 11:18:34)
标签:

伊尹

辅帝太甲

诸葛亮

愚忠

              伊尹比诸葛亮高明

   史记<殷本纪>中有一段商朝明相伊尹辅佐帝太甲的事:"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褒帝太甲,称太宗.”这段文字浅显易懂.用现在的话说,太甲不懂当政,伊尹就不让他当政,让他离职反省,等他合格后再还政于他.太甲后来成为好国王.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帝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国道因有明君而昌盛,因昏君而衰落.明君遇名相,如唐太宗,汉武帝,成为中国古代史上强盛的高峰;而名相遇昏君,像伊尹那样从国家命运出发,对帝王采取果断措施,是能让国运转危为安的.否则再有本事的名相也无力回天.一代名相诸葛亮就是如此.

   诸葛亮是国人称颂的名相.他对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在辅佐后主刘禅时,却是失败的.先帝刘备白帝托孤时曾说"可辅则辅之,不可辅则取而代之.”早知刘禅之无能.而诸葛亮后来却因报先帝知遇之恩,采取愚忠态度,对后主刘禅放任自流,最后弄得个家破国亡,还闹出乐不思蜀的典故,被后人耻笑.

   成都武侯祠陈蕃的对联中说:”能攻心自古知兵非好战”对诸葛亮治蜀多战事提出批评,其实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的失误远不及辅刘禅之错.古有先例,后有先帝遗诏,采用伊尹的措施,蜀汉也不至于那样快亡国.这就是诸葛亮的愚忠留下的遗憾.从政治上讲, 伊尹比诸葛亮高明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