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物节文化大餐记(一)—川昆抢救继承展演

(2007-05-27 19:23:52)
标签:

川剧昆腔

非物节

抢救

继承

川渝联袂

分类: 戏剧
 

   非物节(2007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给成都带来文化大餐,其中“抢救继承川昆展演”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活动之一。

 

   川剧最能体现蜀文化特点。作为一个移民省,蜀文化的包容性十分明显。川剧的五种声腔:昆、高、胡、弹、灯,将昆曲、弋阳腔、皮黄腔,梆子及四川灯戏融合在一起,成为全国独特的地方戏大剧种。

 

   然而,多年来川剧界偏爱高腔,使其他声腔发展受到冷落。其中,唱腔优美,载歌载舞的昆腔在舞台上已很少见。据权威人士统计,目前能上演的昆腔剧目仅六十多个。

 

  此次非物节,川、渝两地川剧界联手,推出两台精彩的“川昆抢救继承展演”,包括十个川昆折子戏,和一些优秀唱段和表演,让非物节的代表,专家及部分戏迷过足了戏隐:

 

  首先,这次演出是重庆直辖后,川渝两地川剧界首次联合推出的大型演出活动。领衔演出的有两地梅花奖获得者萧德美,黄荣华等;

 

   最难得的是,演出的节目大多是在舞台消失多年,由前辈老艺术家辈辈传承下来的经典剧目,使观众大开眼界。如“醉隶”,用夸张、漫画的手法,将一个醉酒的皂隶刻画的淋漓至尽,丝毫不亚于侯宝林的相声“醉酒”。该剧主人公唱腔优美,表演惟妙惟肖,在川剧丑角戏算是难得的精品。尤其最后由请人变成抓人,竟醉醺醺地将自己套住往回走的结局,简直叫人拍案叫绝!

 

  其次,这次演出是真正的老中青三结合演出,从78岁高龄的老艺术家,到川剧学校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演出都获得满堂喝彩。表明川昆传承有人。抢救继承川昆不乏人才。

 

   昆剧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除苏昆外,仅京剧、川剧等大剧种保留有昆腔。这次由文化部牵头,川渝两地艺术家联袂为非遗节推出的这项活动,实在是此次节日活动的重头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