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CR技术中的引物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

(2012-03-14 17:15:10)
标签:

突变体

引物

t-dna

野生型

杂谈

分类: 教学问题

PCR技术中的引物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

井中之蛙/编辑

 

引物是一小段单链DNA或RNA,引物可以做为DNA复制开始时D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在细胞外的条件下,只有通过引物,DNA才可以开始进行复制。

引物是人工合成的两段寡核苷酸序列,一个引物与感兴趣区域一端的一条DNA模板链互补,另一个引物与感兴趣区域另一端的另一条DNA模板链互补。

例如 (2011·北京理综,31)T-DNA可随机插入植物基因组内,导致被插入基因发生突变。用此方法诱导拟南芥产生突变体的过程如下:种植野生型拟南芥,待植株形成花蕾时,将地上部分浸入农杆菌(其中的T-DNA上带有抗除草剂基因)悬浮液中以实现转化。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收获种子(称为T1代)。

(1)为促进植株侧枝发育以形成更多的花蕾,需要去除________,因为后者产生的________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2)为筛选出已转化的个体,需将T1代播种在含________的培养基上生长,成熟后自交,收获种子(称为T2代)。

(3)为筛选出具有抗盐性状的突变体,需将T2代播种在含________的培养基上,获得所需个体。

(4)经过多代种植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盐突变体。为确定抗盐性状是否由单基因突变引起,需将该突变体与________植株进行杂交,再自交________代后统计性状分离比。

(5)若上述T-DNA的插入造成了基因功能丧失,从该突变体的表现型可以推测野生型基因的存在导致植物的抗盐性________。

                                           http://s2/mw690/4cc04aa3ge1b571770391&690 

[解析] (1)为使侧枝发育形成更多的花蕾,要破坏顶端优势,因此,需去除顶芽,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积累,会抑制侧芽生长。(2)要筛选出抗除草剂的个体,应将T1代播种在含一定浓度除草剂的培养基上生长。(3)要筛选出抗盐性状的个体,应将T2代播种在含一定浓度盐的培养基上生长。(4)要确定抗盐性状是否由单基因突变引起,需将突变体与野生型植株进行杂交,得到F1,再让F1自交,统计F2的性状分离比。 (5)抗盐突变体的抗盐性强,野生型基因的存在会降低植物的抗盐性。(6)PCR技术可扩增基因,先应提取突变体DNA作目的基因,然后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再用DNA连接酶连接成重组DNA,从图中可看出A、D为模板链,B、C为引物。

 

[答案]  (1)顶芽 生长素

(2)(一定浓度的)除草剂

(3)(一定浓度的)盐

(4)野生型 1

(5)降低

(6)突变体 DNA连接酶 B、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