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推测亲本的基因型
(2012-03-07 08:43:42)
标签:
推测基因型性状教育 |
分类: 教学问题 |
怎样推测亲本的基因型
发表在《新课程学习》2012年第1期
摘要
关键词 表现型 基因型 分离比例
中国图书分类号:G63
高中遗传学中经常遇到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分离比例推测亲本的基因型的问题。学生解答起来比较棘手,往往是由于缺乏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下表是豌豆五种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
后代的表现型为其株数 |
||||
组别 |
表现型 |
高茎红花 |
高茎白花 |
矮茎红花 |
矮茎白花 |
甲 |
高茎红花×矮茎红花 |
627 |
203 |
617 |
212 |
乙 |
高茎红花×高茎白花 |
724 |
750 |
243 |
262 |
丙 |
高茎红花×矮茎红花 |
953 |
317 |
0 |
0 |
丁 |
高茎红花×矮茎白花 |
1251 |
0 |
1303 |
0 |
戊 |
高茎白花×矮茎红花 |
517 |
523 |
499 |
507 |
据表回答:①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②写出每一杂交组合中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以A和a分别表示株高的显、隐性基因,B和b分别表示花色的显、隐性基因)。
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化繁为简,两对性状分别讨论。例如,甲组合可以分解为:高茎×矮茎→高茎∶矮茎=(627+203) ∶(617+212) ≈1∶1;红花×红花→红花∶白花=(627+617)∶(203+212)≈3∶1。在化繁为简的总体思路下,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分离比例推测亲本的基因型的简要方法如后。
1
1.1自交法:即两相同性状的亲本相交,后代只要出现性状分离(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分离出来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不管后代的分离比是多少和是否有没有亲本性状出现,都可以确定显隐性。例如,乙组合高茎×高茎的后代有矮茎,可以判断矮茎为隐性,则高茎为显性。再如丙组合红花×红花的后代有白花出现,可以判断白花为隐性,则红花为显性。适应条件是后代的个体无限多。(例①答案 高茎 红花)
1.2杂交法:即两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如果后代出现两性状,则不能判断显隐性:如果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后代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没有出现的另一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例如,丙组合高茎×矮茎的后代只出现高茎,则高茎为显性;再如,丁组合红花×白花的杂交后代只出现红花,则红花为显性。
2
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有两种基因型显性纯合子或者杂合子。而隐性性状个体的基因型就一定是隐性纯合子。例如,甲组合高茎红花×矮茎红花的已知基因是A_B_×aaB_,再如,丁组合高茎红花×矮茎白花的已知基因是A_B_×aabb。
3
根据子代分离比例确定亲本基因型的依据是:①若子代性状分离比显∶隐=3∶1→双亲都是杂合子。②若子代性状分离比显∶隐=1∶1→双亲是测交类型。③若子代只有隐性性状→双亲都是隐性纯合子。④若子代只有显性性状→双亲至少有一亲本是显性纯合子,另一亲本的基因型不能确定。例如,甲组合高茎红花×矮茎红花,在第二步写出了已知基因A_B_×aaB_的基础上,由高茎×矮茎→高茎∶矮茎≈1∶1,可以补充未知基因为AaB_×aaB_,由红花×红花→红花∶白花≈3∶1,再可以补充未知基因为AaBb×aaBb。再如,丁组合高茎红花×矮茎白花,在第二步写出已知基因A_B_×aabb的基础上,由高茎×矮茎→高茎∶矮茎≈1∶1,可以补充未知基因为AaB_×aabb;再由红花×白花→红花(没有白花),再可以补充未知基因为AaBB×aabb。(例②答案
由子代表现型推测亲本的基因型是一个逆向思维问题,只要利用正确的思路和方法,问题也就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