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天的纪律

(2007-06-07 18:41:59)
标签:

天气

纪律

人子

黑土地

田野

分类: 随笔
 
 
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cbfc06e01056clx

 

  我一时没弄明白目前属于什么季节,黑土地上的庄稼尚未破土而出,但在我的梦里,玉米已经长得半人高了。最先吐绿的是野地,城市几乎是老样子:楼房林立,行者匆匆。无论城市还是行者的表情,并没看出多少不一样的讯息。看来,城市的心事与行人的心事,都是对往日的一种延续。
  我希望看到的情景是:少男少女们在大街上或田野里一边奔跑,一边喜气洋洋地大喊大叫:春天来了!我在街上走过,也到野外去过,并没遇见热烈欢呼的人。我本来想挺身做个榜样,又怕被人视成怪物。想打电话告诉某某某某,眼前的时节如何如何,可又一想,谁也没到天外出差,也没躺在棺材里面贪睡,凡能进入我眼帘的他们亦即一览无余。
  虽然捉摸不透别人都有什么想法,可我能看得出,人们穿的越来越少:男人露出了胳膊,女人露出了腿。以前我上学的时候,老师并没告诉我们男人可以露出哪些女人可以露出哪些,以及露出多少恰到好处。人们按照各自的方式走来走去,我不知道他们分别都去哪里,但我相信他们肯定有地方去,而且穿着合体的衣服。
  我有点不想见到谁了。因为我不仅梦到玉米长了半人多高,我还梦到一个女子,我们接吻的时候,我感觉到嘴里有个东西,吐出来一看,是她的嘴。原来她用假嘴吻我,一不小心把嘴掉进我嘴里了,她的真嘴仍然长在她的脸上。女人的嘴竟然是些假嘴,与心几乎没有关系,对于男人来说,岂不自讨没趣?我应该站在高处,看得更远一点。何况,我已经看到了田野,有人正在耕种。远山的绿渐显浓重,虽然无法确认这是春天还是夏天,气候如此宜人,也算是好时光了。根据我的直觉,我感觉自己在春天里。
  春天的温馨让我格外沉静,既没有盛夏的炎热,也没有隆冬的寒冷,更没有残秋的萧条。一丛一丛生机触手可掬,有的树先开花后长叶,有的树先长叶后开花,把世界打扮得花花绿绿。此时此刻,如果谁的心情不好,肯定另有原因。内在的欢欣,是无法虚构的东西。没有更多的苦笑,我在街上亲眼看到一个成熟的女人,脸上挂满端庄的笑容。尽管与我素不相识,仍然把我传染,我也笑眯眯地望着这天这地。刚下过一场雨,空气有点湿润。我在外面又浪荡了几天之后,再次回到父母身边。吃早饭的时候,我没怎么吃鱼,仍以野菜就着馒头。饭后,我躺在床上翻开《马太福音》:
  "当树枝发嫩长叶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夏天近了。这样,你们看见这一切的事,也该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门口了。"
  窗外,太阳被隔离在阴云的背后,并不适合穿太少的衣服。我一直想遇到一个不理想的天气,然后借题发挥。什么样的天气不算好呢?下雨的时候?田野对雨的态度和城区不一样,看到雨在黑土地上淋漓尽致,我经常会特别激动。若说晴空万里也不算好天气,显然是在歪曲事实。给天气下结论,取决于人的心态。例如我这时候希望晴转多云,有人希望多云转晴。
  我想探讨一下关于天气、以及眼前的季节,却又懒得动用大脑。听母亲与远道来的姑姑聊天,我连续打了两个喷嚏。真的有人惦念我吗?我想起了我今天的日程,心里就有一丝甜蜜。呵!"你们看见这一切的事,也该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门口了。"我应该启程了。我应该走到某个门口,我已经看见了秃子的头皮,也看见过井底的蛤蟆,我已经在肚子里面点亮了一盏灯。
  与此同时,我怀疑我是否正在触犯什么纪律。可我又想,比如冬季,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下雪。在这春天,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花开。春天的纪律,应该是让人的心情更好——这可能是我刚刚找到的答案。
  我还要告诉别人,我们有太多太多的理由遵守春天的纪律。

                                       

                                      2007.05.25.于鸭鸭山.

 

  

 

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cbfc06e01056clf

 

 

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cbfc06e01056clh

 

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cbfc06e01056cl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天上有个太阳
后一篇:扁石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