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升初学校教育班主任校园 |
分类: 姐姐和她的女儿 |
博主按:说到小升初,其实在孩子一上小学,家长们就开始做准备了,学奥数,学英语,学作文,报各种各样的课外班。俺把以前的日记整理了一下,准备陆续把有关小升初的日记贴出来。俺的“小升初日记”是从桐桐升了五年级开始的,本来,在俺这愚钝脑袋的印象中,小升初的决战阶段应该从六年级开始,但是,就在五年级开学后的第二个星期五,班主任召集大家开了一个家长会,会上极其严肃地宣布:“从现在开始进入临战阶段。”这就算是擂响战鼓了,家长们的心,也就跟着紧了起来。
这些日记,也许以后写着写着就不那么全是俺和桐桐身上发生的真事了,也许俺会学着做点文学加工、合理想象什么的。但是,感受绝对是真的。
小升初日记1——新班主任:全校最凶的“老太婆”
2006年9月1日
今天开学,漫长的暑假终于结束了,桐桐结束了跟着我上班的假期生活,从四3班升到了五3班。
早晨,桐桐几乎没等我叫就自己起了床,迫不及待地吃晚饭,说:“妈,快走吧,我要上学去了。”从三年级开始,我只是在开学的第一天送她上学,因为升级就意味着调整教室,我去帮她找新教室。今天去送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一直想看看他们的新办主任张老师长什么样,和她聊两句,争取让生性腼腆内向的桐桐有一个好的开始。上学期期末,学校把陪伴了孩子们四年的孙老师换到分校“支教”去了,新换上来的张老师,被桐桐称为是“全校最凶的老太婆”。
见到张老师,一看,并不老啊,和我年龄差不多吧,在桐桐的眼睛里,她妈妈我好像从来就没有年轻过,与我年龄相仿的人,也自然就是“老太婆”了。
张老师个头不高,比较瘦,头上的发髻梳理得一丝不苟,白皙的脸上,一双大而黑的眼睛,嘴唇涂得很红,唇线描得同样一丝不苟。可能是因为我平常随意惯了,对这样修饰得极端精致的人,本能地想敬而远之。我礼貌地笑笑:“张老师,您好!”
“您好!”张老师也礼节性地笑笑。
“我是吴桐的母亲,我……”没等我开口,张老师就嘱咐桐桐进教室坐好,并对我说:“我很快就会认识孩子们的,在我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分别心。马上就要上课了,您放心回吧。”张老师说得干脆利落,客气的口气里,分明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淡,我只好告辞,心里隐隐有些不痛快。回家去上班,心想,不会因为我的这个举动,让张老师对桐桐有什么不好的看法吧?那样的话,我假期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我想了好几天,决定从桐桐最遗憾的地方开始做思想工作,桐桐从小做事谨慎,不太爱说话,由于她这样的性格,在孙老师“执政”时期,也就是在小学四年级以前,很少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
等桐桐哭够了,我就和颜悦色地说:“孙老师走了,你很难过,妈妈也很难过,你想啊,孙老师和你们朝夕相处四年了,说走就走,谁都会觉得太突然了。” 我想起了自己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班主任也要远走,当时全班的同学在教室里哭得一塌糊涂。桐桐的心情就和我当年是一样的。孩子们的心真是很可爱,其实,我早就盼着换老师了,因为原先的班主任孙老师一点都不给桐桐表现的机会,孩子的成长不可能重新来,而在孙老师的手下,桐桐已经走过了四年不被承认的时光。这些话,当然不能对桐桐说。
“就是啊,孙老师是我们学校最好的老师了!”桐桐眼泪还挂在眼角。孩子们的心,真是单纯得让人感动。
“这个妈妈当然知道了,要不然,你们班怎么是全校学生最多的班呢?但是,学校这样安排,总是有道理的。孙老师比较适合教低年级的学生,而新的张老师一直是代高年级的,学校在这个时候换老师,就是为了给你们分配一个最适合你们的老师啊。”我最怕的就是孩子从心里抵触新老师,进而影响了她的心情和学业,而且,我想让桐桐从换老师的机会中,真正树立起自信来。至于张老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老师,我却不得而知,这个班一直是全年级最好的班,想必学校不会派一个不好的老师来,学校要靠每年“小升初”的升学率来打招牌呢。
我继续开导桐桐:“还有啊,你有很多的才能,比如,你画画很棒,你还很有组织才能,朗诵也很不错。孙老师在的时候,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现在换新老师了,这对你来说,正好是个展现自己的好机会呀。因为新的老师没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开学以后,你要大胆表现自己,把你的才能展现出来,老师会看到的。可以重新做一回自己,这不是很好吗?”
“什么叫‘先入为主’啊?”桐桐问。
“先入为主就是对人最初的印象会决定人们对一个人的看法。比如说,孙老师在的时候,你比较腼腆,所以,就给孙老师留下一个胆小怕事、不太能干的印象,所以,孙老师有很多事情都不交给你去做啊。即使你后来变的很能干,但孙老师对你的印象却很难改变,所以,你的能力不太容易被老师发现。”
“就是啊,其实,那些事我都能做,而且会做得更好!”
“是啊,可是,新老师就不一样了,她对同学们的能力并不了解,你发挥出你的能力来,老师会很快认可的。”
半个多小时,我没喝一口水,就这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桐桐终于破涕为笑:“妈妈,你这么一说,我倒觉得换老师也是件挺不错的事情了。”
“是啊,宝贝,任何事情都是有好有坏的,就看你怎么对待它,换老师虽然不太好,但是,你利用好了就是个好机会。” 从小到大,这样的道理,我给桐桐讲得多了,这次,是为数不多的管用的一次。
想着桐桐早晨出门时满怀期待的神情,又想着张老师的冷淡态度,我心里七上八下的,一整天就这样过去了。晚上回到家,看到桐桐兴高采烈的样子,我才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