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2023-01-03 08:07:19)
标签:

旅游

宋陵

永昌陵

石像生

藩使





          从唐恭陵到位于巩义市的北宋皇陵永昌陵,走乡间道路,约20多公里我们用了半个小时。
          北宋皇陵,地处郑州、洛阳之间的巩义市,南有嵩山,北有黄河,是北宋(960-1127年)皇帝及其陪葬宗室的陵寝。宋陵占地面积约156平方公里,陵墓群涵盖了北宋除徽钦二宗(死在金国,后尸体运回葬在绍兴)之外的其余七帝,加上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毅的陵墓,统称“七帝八陵”,围绕八座帝陵还有皇后陵、皇室宗亲墓、名将勋臣墓,共计300余座。如寇准、包拯等大臣的陵墓也在其中,开创了几种设置陵区的先河,体现了尊卑有序、等级森严的皇家秩序,独具特征的皇家丧葬文化。宋陵自靖康年间始,经金国、元代政府有组织的开挖、毁损,随葬品早被劫掠一空,所存的为700多件石刻,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于1982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昌陵是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的陵寝,位于巩义市坞罗河南侧西村北,东邻其父的永安陵,西侧为其第赵光义太宗的永熙陵。原占地约4000亩,前后左右松柏花卉,远远望去柏林如织、绿叶如盖,人称“柏城”。永昌陵是宋陵中地面遗迹保存较好的一座,陵台成覆斗状,底边东西宽60米,南北长62米,残高21米,原有的地面建筑无一留存,仅有石像生、望柱等矗立两侧。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1.  永昌陵,神道石板应为近年新铺设的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2.  国保碑(国二)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3.   华表(望柱)1对,高5.8米,宽1米,下为方形基座,上置莲花形柱础,柱身为八菱形,柱顶为仰覆莲间以宝珠,上加合瓣莲花结顶,所有宋陵的华表永昌陵雕刻最佳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4.  石像及驯象人1对,石象长2.55米。宽1.1米高2.15米,驯象人高2.23米,宽0.79米,厚0.56米,石象身披华丽的锦绣,背置莲花座,象鼻拖地,驯象人头戴包头巾,身着袍服,腰束方块玉带饰物,双手拱于胸前,执驯象物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5.  瑞禽1对,高2.2米。长1.73米,宽0.63米,整体似圭形,浮雕层叠山峰,东列浮雕出一只羊首、龙身、鹰爪、凤翅、雀尾的怪禽(为现存14件瑞禽唯一一件羊首,其余均为马首)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6.  角端1对,高2米、长2米,宽0.8米,乃想象中的一种瑞兽,形象为独角,前唇特长,或卷或伸,四足如狮,两肋雕有双翼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7.  石马及控马官高各2对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8.  石马高2.1米,长1.8米,宽0.7米,控马官高2.7米,胸宽0.7米厚0.5米,石马身上雕饰出鞍、鞯、镫、缰、羁、铃等马饰,控马官头戴幞巾,身著长袍,手执杖或缰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9.  石虎2对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10.  石虎高1.7米,长1.3米,宽0.55米,身躯庞大,雕刻细致,造型逼真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11.  石羊2对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12.  石羊高1.6米,长1.2米,宽0.5米,造型浑实,通体素面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13.  “ 藩使”三对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14.“藩使”高约3米,胸宽0.85米,厚0.68米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15.  “藩使”也叫“进宝官”,双手捧珠宝、犀牛角、珊瑚之类的宝物,作进贡状,显示宋王朝的强大国威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16.   文臣、武臣4对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17.  宋代文官在武官之上,故两列中文臣位于上手位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18.  文臣以宰相为首,武臣以枢密使为首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19.   石像中文、武臣服饰相同,区别仅在文臣执笏板,武臣挂长剑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20.  陵墓北两侧为陪葬两皇后陵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21.   陵园四门外各有1对石狮,左牡右牝,高1.58-2.05米、长1.7米、宽0.7-0.9米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22.  镇门武士1对位于陵园南门之外,石狮之北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23.  武士像高约4米,肩宽1.1米,厚0.7米,石像高大、勇猛,头戴盔,身著甲,手执兵器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24.  宫人2对,分别位于陵园南门之内、陵台前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25.  宫人高约3米,肩宽0.57米,厚0.4米,戴幞头,穿窄袖长袍,面部清秀,似为宫女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26.  永安陵,为“七帝八陵”中唯一一座夫妇合葬墓,是赵匡胤之父赵弘毅和母亲的陵寝,原葬在洛阳附近,赵匡胤称帝后迁葬于此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27.  永安陵本来规模就最小,现存留存石像生也是零星几尊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28.  武士像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29.  文臣像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30.  永熙陵,宋太宗赵光义的陵寝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31.  陵冢前立有墓碑“宋太宗赵炅光义之陵墓”这是我所到六陵唯一见到的墓碑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32.  神道两侧石像生据介绍基本是原来的重新扶正,也有缺失的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33.  石像生的内容与永昌陵相仿,现在神道整理后,估计很快也会重新铺设石板路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34.  永裕陵,宋神宗赵顼的陵寝,作为宋陵,各陵全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35.  保存完好的驯象人和石像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36. 被砍头、半身入土的石像,可能是原下宫区的宫人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37.  完全在地下的石狮,这应为原下宫的石狮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38.  永泰陵,宋哲宗赵熙的陵寝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39.  陵前阙台遗址

金秋中州游(五十七)北宋皇陵
40. 现存14件瑞禽石像,除前图5为羊首,其它13件都是如此件马首

        由于这几座宋陵相距不远,我们小车也方便,在小路上穿行走近道,所以我们大约2个小时内到了5个宋陵,瞻探以后,对宋陵有了大略的认识,明天拜谒宋昭陵后应该更清晰了。
        当晚入住巩义市区。。。。。。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