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早餐后我们出发前往黑河,全程有490公里,虽然是高速,但一路上一直有路段在整修,只有半幅路面通行,因此车速限制牌经常变化,60、80、100公里常常变换,个别路段甚至限速40公里,所以对驾驶员的车技、耐心都是一种考验,尽管路上车不多,但是一不小心就可能超速吃到罚单。好在好友技艺高超,不紧不慢450公里到瑷珲古城花了5个多小时。前200公里还是穿行在小兴安岭,再后来就是一马平川了。
瑷珲新城遗址位于黑河市瑷珲区瑷珲镇,距黑河市区约40公里,1683年第一任黑龙江将军萨布索率军民在黑龙江左岸明代忽里平旧寨遗址上筑瑷珲城,也称黑龙江城,因地处江东,与内地的交往颇为不便,1685年将军衙门移驻黑龙江右岸下游12华里的达斡尔头人托尔加城旧址,筑新瑷珲城,也称江西瑷珲,简称黑龙江城,瑷珲新城是镇守北至外兴安岭大片国土的重镇,是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的签订地。
瑷珲城内环崇岭,外襟大江,是当时黑龙江沿岸最大的城镇,据《盛京通志》记载,瑷珲城“内城植松木为墙,中实以土,高一丈八尺、周围一千三十步,门四,西南北三面,植木为廊,南一门,西北各二门,东南临江,周围十里”。贯穿外城的南北大街是商业区,在城内还建有许多庙宇,如城隍庙、龙王庙、文庙、魁星阁等等。
1900年8月3日沙俄侵略军从南、北、东三面夹攻瑷珲城,瑷珲军民在副都统北陆翼长杨凤翔的率领下,殊死抗击,最后因寡不敌众,城池失陷,沙俄侵略者将这座200多年历史的古城付之一炬。1906年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命副都统姚福升接收瑷珲,1907年5月沙俄军队退回江东瑷珲收复。瑷珲新城遗址在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来到这片令人伤心的土地,真正感受到落后挨打受欺的痛!
1.
伊春向北还是小兴安岭地区
2.
来到大平原
3. 途径高速龙镇服务区
4.
服务区建筑很新,车辆不多
5.
在瑷珲镇外就见到国保碑(国五)
6.
瑷珲新城外城护城壕遗址
7.
瑷珲镇“天市公园”,位于原瑷珲新城黑龙江畔的南北大街,取意“街巷商业繁华,宛若天上街市(俄人赞瑷珲商业街语)”,公园南北长700米,占地约66000平方米,是个开放式公园
8. 水师营主题广场
9.
再现当年哨所
10.
天市公园也是沿江公园,约700米
11.
“瑷珲将军”塑像,慎终追远,铭记先贤
12.
瑷珲地灵人杰,有清一代、将星璀璨,史料记载,瑷珲籍将军达十人之多,为布尔沙、德英阿、德宁阿、富明阿、富乐珲、张善庆、克蒙额、托克湍、绰哈布、袁寿山等,为戍边抗敌尽职
13.
大江对岸就是著名的“江东六十四屯”
14.
我军的哨所门口四个大字“矢志强军”
15.
瑷珲哨所
16. “开埠通商”园区
17. 瑷珲镇镇政府
18.
瑷珲海关旧址,位于瑷珲镇政府院内,1907年收复瑷珲后再次重建瑷珲,1909年在此地设立滨江关瑷珲分关,1911年分关移往黑河,此处为分卡,1921年瑷珲分关改为独立关,直辖于北京总务司,1935年日军侵入瑷珲,海关因中苏贸易中断,商埠撤销而关闭
19.
现辟为瑷珲海关历史陈列馆(暂停开放)
20.
门口有陈列馆内容介绍
21. 墙上的省保牌
22. 原爱辉人民公社正门
23. 现在的镇政府大楼
24.
瑷珲历史陈列馆,坐落在清代第一任黑龙江将军衙门驻地,也是瑷珲新城遗址的区域内
25.
黑河市瑷珲历史陈列馆,作为原将军衙门的驻地,也是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的签订地,国耻难忘啊

26. 指示牌
27.
国保碑,当年黑龙江将军衙门,当然是瑷珲新城遗址
28.
省保碑,早在1981年此处即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9. 残留又经整修过的一段古城墙
30.
1900年瑷珲新城被毁,唯一幸存的就是魁星阁
31.
1945年8月苏军发起对日进攻,炮火又击中了魁星阁,致使阁顶塌陷,1950年被当地居民拆毁了残体,1980年决定依据当年的照片在原地复建,复建后的魁星阁高16米,底边各为8米,建筑古朴浑厚,气势宏伟
32.
魁星又称文曲星,是专管天下人文运之神,我们登阁,环视四周,瑷珲镇尽在目下
33.
院中陈列的清军用大炮
34.
见证松,1858年为纪念签署《瑷珲条约》所栽
35.
从大门口入内道路两旁共栽了64棵青松,毎棵下方有一石头,刻有六十四屯名字,不忘江东六十四屯
36.
路口两侧各有一石狮,据说是当年将军衙门遗物
37.
威武雄狮挡不住当年俄军的炮火
38.
瑷珲历史陈列馆,以全面反映中俄东部关系史为基本陈列内容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
瑷珲新城1685年建成,作为将军衙门1858年签订了丧失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俄《瑷珲条约》,1900年海兰泡惨案,瑷珲城被毁,凭吊遗址,重温这段丧国辱民、悲惨历史,令我们每个炎黄子孙心灵震颤。
接着我们参观瑷珲历史陈列馆。。。。。。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