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标签:
旅游潜口塔潜口民宅明园清园 |

潜口塔,又称下街塔、翼峰塔,也称潜口锥,四面八角,外七内四层,塔高约60米,底层直径10.4米,以上逐层递减,到顶层直径7.2米形成立锥体,塔顶采用葫芦穹顶,造型别具一格。塔内各层均有不同风格的神像、壁画和历代书法家的手迹,可惜现已难觅踪影。(车拍,隔着许多行道树,下部拍不到)

潜口民宅,国家5A级景区
耕礼堂,正堂,中华文明崇尚耕读、礼义传家
耕礼堂后堂,是会客堂,中间的摆设是徽州特色,祈求平安,(这里现在是珍木堂金丝楠木陈列馆)

徽商住宅“诚仁堂”,坐北朝南,正面是石库门随墙门楼,砖雕精细,堪称徽州砖雕的经典作品

诚仁堂是清代徽商金文台、金北台弟兄俩的住宅,共有三进,占地36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有700多平方米,前进三开间,中间和后进均为五开间,明间为厅,次间和稍间均为厢房,两层共有房间20间
古戏台,原在歙县显村,清代后期由洪氏家族兴建,上下两层砖木结构,上层演戏,底层供戏班子住人和放置“行头”、“道具”

内部精雕细刻的装潢

徽字号,吴氏家族的商铺,建于清光绪年间,前面一进是三间带两厢的店堂

徽字号后进是两个单幢三间带楼廊组成的四合屋,中间有门墙相隔,是江南典型的前店后宅布局结构

汪顺昌宅,典型的徽州乡村知识分子的住宅,住宅里高外低,意涵步步高升,宅中开设私塾,现为太极馆

入门有一不大的院落,不远处,有一小溪自西向东环山而过,溪上横跨有单孔石拱小桥“荫秀桥”

荫秀桥,始建于明嘉靖申寅年(1554),原坐落于潜口唐贝村口,由当地尼姑募资所建,桥的一头是尼姑庵,另一头是村庄,该桥又称为“阴阳桥”,“荫秀桥”三字一半是阳刻,一半为阴刻,桥中央成了佛界与人间的分界线。

方氏宗祠坊,始建于明嘉靖丁亥年(1527),四柱三间五楼,用徽州白麻石雕琢砌筑,通体遍饰高浮雕,上枋和额枋图案全部镂空雕刻雕琢工艺精美绝伦


登山道上有“善化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乃取旧时“善化贤良释化愚”之意,亭为方形,四根石柱,飞檐翘角,造型美观,四五百年岿然屹立
曹门厅,建于明嘉靖年间,此厅檐罩高悬,门庭九开间,献柱八根,整齐划一,庄严肃穆。建造者为潜口汪曹(其先人曾任宋代漕运使),建筑宏伟,为一般祠堂所不及
苏雪痕宅,平面为凹字形,一脊两堂,二层楼房,通面阔三间,天井两旁有廊,楼下明间为客厅,两旁为卧室,楼面是梁上架阁栅,斗拱、鹰嘴隼及芦苇墙间隔,体现了徽州明代建筑的特色
明代建筑外观一般,但内部雕刻精美,这显示国人含蓄、优雅、不露富的风格
罗小明宅,为明嘉靖年间砖木结构三层楼房,通面五间,属五间二阁厢类型,有精美雕刻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