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2016-08-28 08:06:49)
标签:

旅游

潜口塔

潜口民宅

明园

清园

 
         我们的大巴9:50驶离徽茶文化博物馆,只用了十分钟就到了潜口民宅景区。
         潜口镇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南面前往黄山的交通要道。古称阮溪、潜川,现在是安徽省旅游文化名镇,其潜口民宅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唐模古村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扩充地,蜀源古村被誉为华东休闲养生旅游第一村。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众多的名胜古迹景点,优美的山水地理环境,便捷的水陆空中交通,使潜口的旅游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游客中心,就在老谢家茶附近的迎宾大道上(车拍)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潜口塔,建于明嘉靖23年(1544年),(车拍)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潜口塔,又称下街塔、翼峰塔,也称潜口锥,四面八角,外七内四层,塔高约60米,底层直径10.4米,以上逐层递减,到顶层直径7.2米形成立锥体,塔顶采用葫芦穹顶,造型别具一格。塔内各层均有不同风格的神像、壁画和历代书法家的手迹,可惜现已难觅踪影。(车拍,隔着许多行道树,下部拍不到)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潜口民宅,国家5A级景区
 
      潜口民宅位于徽州区潜口镇紫霞山麓,由明代民居建筑群(明园)和清代民居建筑群(清园)组成,分别于1990年和200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按照“原拆原建、集中保护”的原则,潜口民宅将原散落在民间,不宜就地保护的明清建筑进行集中保护,荟萃了明清最具典型的民居、祠堂、牌坊、戏台、亭台、拱桥等24处古建筑,被誉为“我国明清民间建筑艺术的活专著”,是研究中国古建筑史和建筑学的珍贵实例。潜口民宅于1988年1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1月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免门票)。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导览图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潜口民宅清园入口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入口门厅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进门是一个不大的院子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官宦住宅“耕礼堂”,是园内建筑面积最大的一幢民宅,面阔19.82米,进深22.68米,为清代后期五开间三进两层砖木结构楼房,有32间房间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门厅里面是天井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耕礼堂,正堂,中华文明崇尚耕读、礼义传家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耕礼堂后堂,是会客堂,中间的摆设是徽州特色,祈求平安,(这里现在是珍木堂金丝楠木陈列馆)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寿星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观音菩萨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其他陈列品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徽商住宅“诚仁堂”,坐北朝南,正面是石库门随墙门楼,砖雕精细,堪称徽州砖雕的经典作品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诚仁堂是清代徽商金文台、金北台弟兄俩的住宅,共有三进,占地36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有700多平方米,前进三开间,中间和后进均为五开间,明间为厅,次间和稍间均为厢房,两层共有房间20间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梁柱、窗栏刻有“福禄寿”、“三羊开泰”、“魁星点斗”等图案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古戏台,原在歙县显村,清代后期由洪氏家族兴建,上下两层砖木结构,上层演戏,底层供戏班子住人和放置“行头”、“道具”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祠堂“义仁堂”原是程氏宗族的一个支祠,门套外面竖有四根方形的茶园石石柱,象征着礼义廉耻,该祠现为老谢家茶的分号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义仁堂”楹联: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教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整个建筑从结构到装修严谨朴实,具有厅堂建筑的庄严感,同时具有家族融合聚会所要求的亲切感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谷懿堂,徽州商人歙县潘氏住宅,房子大门门框偏西5度,正对南方,辟邪气,纳吉祥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内部精雕细刻的装潢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徽字号,吴氏家族的商铺,建于清光绪年间,前面一进是三间带两厢的店堂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徽字号后进是两个单幢三间带楼廊组成的四合屋,中间有门墙相隔,是江南典型的前店后宅布局结构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汪顺昌宅,典型的徽州乡村知识分子的住宅,住宅里高外低,意涵步步高升,宅中开设私塾,现为太极馆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紫气东来、花开富贵等图画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收租房,这是西溪茶商程云卿设在乡间的建筑,该房进深不足5米,但开间有31米,便于收租、扬晒和搬运等经营活动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从这里前往明园

 

       明园又名紫霞山庄,清代曾为汪沅家花园“水香园”,咸丰年间毁于兵火。潜口民宅博物馆将潜口、许村等地11座较典型的明代建筑集中于此,其中包括山门一套,石桥、石坊、路亭各一座,祠社三幢、宅第四幢。山庄布局精巧,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其间茂林修竹,景色清幽,从不同角度都可以观赏到完美的建筑形象,内部陈设明代家具和其他生活用品,再现了徽州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风貌。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明园坐落在黄山紫霞峰山麓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明园前是一个小湖,“水香园”由此得名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路旁有一条水库渡槽,大片的向日葵花开得正旺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明园山门,为三开间门厅,原建于明中叶,为潜口汪姓宗祠六顺堂残留部分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入门有一不大的院落,不远处,有一小溪自西向东环山而过,溪上横跨有单孔石拱小桥“荫秀桥”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荫秀桥,始建于明嘉靖申寅年(1554),原坐落于潜口唐贝村口,由当地尼姑募资所建,桥的一头是尼姑庵,另一头是村庄,该桥又称为“阴阳桥”,“荫秀桥”三字一半是阳刻,一半为阴刻,桥中央成了佛界与人间的分界线。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方氏宗祠坊,始建于明嘉靖丁亥年(1527),四柱三间五楼,用徽州白麻石雕琢砌筑,通体遍饰高浮雕,上枋和额枋图案全部镂空雕刻雕琢工艺精美绝伦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方氏宗祠”上方的“龙凤榜”处,没有题字,而是雕刻着一个龇牙咧嘴的鬼,右手拿着笔,左手握着“权”,翘起的脚后有一方大斗,“鬼、斗”合起来是个“魁”字,图案生动,取意深远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登山道上有“善化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乃取旧时“善化贤良释化愚”之意,亭为方形,四根石柱,飞檐翘角,造型美观,四五百年岿然屹立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乐善堂,又称“耄耋厅”,建于明中叶,是汪氏宗族的一支祠,二进三间砖木结构厅堂,是旧时供老人娱乐和议事的场所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司谏第,始建于明弘治八年(1495),两进三间砖木结构厅堂,是江南现存明代遗构中最早的建筑之一,系明永乐初进士汪善的五位孙子为祭祖所建之家祠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曹门厅,建于明嘉靖年间,此厅檐罩高悬,门庭九开间,献柱八根,整齐划一,庄严肃穆。建造者为潜口汪曹(其先人曾任宋代漕运使),建筑宏伟,为一般祠堂所不及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吴建华宅,为明代中期普通民宅,原坐落潜口村,始建时为三层,清代改为两层,仍保留明代建筑风格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方文泰宅,明代中叶砖木结构民居,口字型,四合院,三间两进楼房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苏雪痕宅,明代中叶砖木结构民宅,外观一般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苏雪痕宅,平面为凹字形,一脊两堂,二层楼房,通面阔三间,天井两旁有廊,楼下明间为客厅,两旁为卧室,楼面是梁上架阁栅,斗拱、鹰嘴隼及芦苇墙间隔,体现了徽州明代建筑的特色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明代建筑外观一般,但内部雕刻精美,这显示国人含蓄、优雅、不露富的风格

赣皖行之潜口民宅
罗小明宅,为明嘉靖年间砖木结构三层楼房,通面五间,属五间二阁厢类型,有精美雕刻装饰

 

       匆匆地从清园到明园走了一圈,由于事先导游也没介绍,我们有的人错过了明园,我虽然都走到了,但基本上只是拍个照就走,导游还在那边催着。其实明园比清园更珍贵,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我国明代民间艺术的活专著”,“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的典范”,著名古建筑专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曾叹曰,“观皇宫去北京,看民宅到潜口”,有机会确实值得去看一看。

       这里结束后,我们又到了一个购物点,然后用中餐,约六小时的返程,顺利回苏,本次赣皖行系列博文结束,谢谢各位的厚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