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2016-08-25 07:57:48)
标签:

旅游

徽州

潜口镇

老谢家茶

徽茶文化博物馆


         7月31日返程中,我们第一站来到黄山市徽州区,参观黄山徽茶文化博物馆,参观之后安排购茶叶。这也是随团旅游常有的事。我常喝茶,对茶叶生产、制作还是颇感兴趣。
       徽茶文化博物馆坐落于徽州区迎宾大道黄山光明茶业有限公司内,“老谢家茶”的掌门人谢四十是谢家第四十九代传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毛峰制作技艺的唯一传承人,这里也是黄山毛峰的传承示范基地。博物馆面积1000平方米,按照徽派传统建筑风格建造,通过较多的藏品、历史文献等珍贵文物,集中展示了徽茶的发展史和老谢家茶黄山毛峰的发展史,融茶道和品茗论道于一体,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专业博物馆,由于时间有限,我来不及细看,只是对感兴趣的部分拍了些图片。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老谢家茶大门与侧门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正门对联:谢家有好茶那是百年老故事   此香独幽远已然今日新话题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携香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茗谈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过厅一角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庭院水池  老谢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家茶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中间小桥,两侧回廊连通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石拱桥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园中老翁为谢氏一世祖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隋仁寿元年(601年),谢氏始祖彦俊公弃教,来徽州种茶、制茶、卖茶,以“谢”氏为茶号,时人称之“老谢家茶”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徽茶文化博物馆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门口对联,上联:煮茶论道请勿嫌我老迈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下联:闻香沁脾君可聊发童心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门厅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前言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清道光八年,老谢家茶第41代传人谢广汉将老谢家茶几十代人的茶经总结为“老谢家茶茶道”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民国三年(1914)老谢家茶46代传人谢洪范,将“谢氏炒焙法”和“毛峰之制作技艺”编写成“谢氏家传秘籍”,供谢氏族人传授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徽茶史略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历代手工拣茶、揉茶、烘茶、制茶图示和近代所用简单机器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当代创新制作黄山毛峰新工艺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清末国家颁发的执照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历史文书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茶叶种类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茶叶的命名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顶尖品牌“太平猴魁”茶介绍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高山云雾茶介绍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祁门红茶介绍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当代非遗承传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各种青铜水壶和茶叶罐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黄山毛峰近现代的各种包装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历史的脚印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清代的茶具珍品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民国时期的茶具和茶叶罐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明代的茶叶罐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茶乡春早图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自隋朝至民国,谢家历代创造、承传了黄山毛峰、高山云雾茶叶制作技艺,并编写了家传秘籍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老谢家第四十九代传人谢四十,开创了机械化制茶新工艺,2009年荣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毛峰制作技艺的唯一传人称号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品茶、购茶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照墙

赣皖行之徽茶文化博物馆
停车场旁谢氏始祖雕像
 
        我们苏州也是著名茶叶产地,还没见过专题茶文化博物馆。这里尽管是一种企业文化,但还是让人们看到中国茶叶生产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我感觉确实不错,只是时间匆匆,不及细看,就要进入下面的品茶、购茶环节,好在自愿选购,并无强卖的情况,价格也还公道,不少喜欢的人就买些。结束后我们前往潜口古镇参观潜口民宅。。。。。。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