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GDP来判断中国股票市场的谬误

(2009-06-14 21:06:23)
标签:

gdp

中国股票

gnp

市值

财经

   在但斌的BLOG上看到两篇用GDP来衡量中国股票市场高低的文章,里面的观点值得商榷。

   其中一篇“巴菲特判断股市长期走势的指标——刘建位”,有以下问题:

   1,刘建位文章说:"巴菲特的第一个定量分析指标是,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率。
  GNP与GDP的关系是:GNP等于GDP加上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再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我计算了一下,其实中国过去10年GDP与GNP差距很小,在-0.78%到1.63%之间,因此可以用GDP代替GNP进行计算。"

    中国的GNP数据计算是有问题的,一个是GDP数据并不准确,另一个是往年中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要远小于外国投在中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我们引用《瞭望》“世行调低中国GDP 专家认为用GNP衡量更适合中国”一文来说明这个问题,文中说“世界银行近日公布《国际比较计划》(ICP),承认此前高估了40%的中国GDP总量,并下调了中国购买力水平。”“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曹红辉指出,尤其像中国这样引进外资特别多,GDP总量中有近40%是外资企业创造的状况”。

    中国GNP大幅小于GDP这个是commone sense,可信度远高于刘建位同学引用的中国过去10年GDP与GNP差距很小的数据。

    2,刘建位文章说:"巴菲特分析了过去80年来美国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他发现的规律是: “ 如果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在70%~80%之间,则买入股票长期而言可能会让投资者有相当不错的报酬。 ”“2008年底上证指数收盘于1820点,股票总市值为121366亿元,GDP按照大部分经济学家增长9%的共识为280464亿元,那么中国股市股票总市值占GDP的比率下降到43%,已经大大低于巴菲特认为70%~80%的合理区间。”

    我在这里暂时不分析巴菲特的判断,问题是刘建位同学直接拿巴菲特对美国股票市场的判断来硬套中国市场,首先国内A股市场并不完全代表国内上市公司,还有在香港上市的大量企业还没有计入市值,仅中移动+中海油+中国电信的市值就超过人民币2万亿(还不知道刘建位文章中中国股市股票总市值有没有包括大陆以外国内上市公司的市值,比如香港的H股,美国上市的内地公司),而且美国是发达的资本市场,大量有代表性的企业已经上市,而中国很多企业还没有上市,所以仅A股的上市公司只是代表了中国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并不是可以用人家70-80%的比例来套用的。

    所以,该测算中的两大重要数据在刘建位文章中的测算都十分不严谨,并有重大偏差的嫌疑,我也懒得再费口舌来说刘建位文章中的其他小问题。

    为免说俺只破坏不建设,俺也拍脑袋来计算下:

    2008年底上证指数收盘于1820点,股票总市值为12.13万亿元人民币,加上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市值6.16万亿港元*0.88港币人民币汇率=5.42万亿人民币,美国、欧洲和新加坡上市的大陆企业市值粗略估计为1万亿人民币,合计18.55万亿人民币。

    中国GNP=中国2008年GDP30.07万亿人民币*0.8(这个只能拍脑袋了)=24.056万亿人民币。

    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市值占中国GNP比例=18.55万亿人民币/24.056万亿人民币=77.11%。

    而且中国还有大量国企和民营企业没有上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