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除加减 上有苍穹
我最近上传的议论文《剥了皮的橘子》,是有感于曹雪芹老师的“余气生人”理论,一时兴起搬来“平面直角坐标系”做耍,经博友指点,当做了本人的“红楼数学”之首例。偶遇聪俊灵秀的博友牛牛,曾经以《牛眼三分看世界》,看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哲学方法论,我拜读之后,欲求甚解,便“百”而“度”之,谁知了不得,原来普天之下如我昔年痴迷“一分为三”(三分法)、或者质疑“一分为二”(二分法)的,大有人在,累积的帖子也快汗牛充栋了。泱泱吾华,你潜藏着多少柳怪、花妖、祥麟、瑞凤呢?
可是,我把这些帖子翻来看去,满眼晃动的都是些“二分”、“三分”字样,恰似甄士隐听了跛足道人的《好了歌》后不以为然,便迎上去问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也恨不得问一问帖友——你满篇写些什么?只看见些“二分”、“三分”、“二分”、“三分”。可能某位帖友愿意回答我——你若果看见“二分”、“三分”这两个词,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二分便是三分,三分便是二分;若不三分,便无二分,若要二分,须得三分啊!
追根溯源。太上老君李耳先生教导我们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怪,别的我倒不在乎,眼睛老盯着“一、二、三、万”这些数字瞧,正茫然不得其解,博友牛牛曰:“ 灵与肉,唯心与唯物,是哲学中重要的二元,是否有第三元的存在?牛牛费了点心思,哈哈,还是找到了:气!气,不同于灵,也不同于肉,无色无臭,看不见,摸不着,不局限于身体,又可作用于身体。气是个场!(想出这个气来,牛牛别提有多得意了!)灵与肉,以及气场,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这是牛牛的博文《牛眼三分看世界》的华彩段落之一!)
华彩就是华彩,我很喜欢!为什么喜欢?因为只要说到“气”,我就喜欢。《剥了皮的橘子》不就是阐发曹雪芹老师的正气、邪气以及“余气”理论吗?有人说中医不科学,实际上是说中医的“人体气学”不科学——中医的这个“气”,无从探测、无从捕捉、不能取样、不能化验,怎么科学呢——可是人体,又确实存在着无数的“气”现象,这也是西方最先进的生理学和医学科学无法解释的。最后,有聪明人终于想明白了,让我们用西医去攻克“确定”的病灶,用中医去消除那些“不确定”的疑云,各尽其妙吧!
西方人把人体“二分”为灵与肉(思想与肉身),中国人特别是牛牛,把人体“三分”为灵、肉、气——气,可以理解为灵、肉这二者相互对立、变易、交换、统一的“场”,或者叫“中介”、叫“联系”、叫“过渡”、叫“交融”,或者干脆叫“灵肉二者化合之后的新质”,总之,就是太上老君向我们泄露的天机——冲气以为和!于是,我们可以把牛牛的以人体为案例的“灵、肉、气”三元理论,推广到宇宙的万事万物万状万态,不都是“一阴、一阳、一和”嘛,这有什么奇怪的呢?我在前面不是也说过——“可知世上万般,二分便是三分,三分便是二分;若不三分,便无二分,若要二分,须得三分啊!”
说到这里,可以点题了。我相信,我们的宇宙“性本善”,“冲气以为和”,这是大方向,不是不“和”,是未到“火候”,一到火候,一切皆和——专家们也说了,“冲气以为和”,“就是客观规律作用于事物内部矛盾的两方面”,一到火候,“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通过其变化使之在新的层次上达到新的和谐”。
也就是说,我们善良的宇宙,总是通过“冲气以为和”的伟大运动,损有余者,补不足者,损强势群体,补弱势群体,并且按照中国人屡试不爽的经验参数,至多不会“过三代”,一定“为和”。红楼梦的曲子《留余庆》,说的是王熙凤生平只做过一件好事,也得到了好报,刘姥姥把她的回报,报在王的女儿巧姐名下,把巧姐救出了火坑!“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苍穹,总是“冲气以为和”!我们依据太上老君的原理以及牛牛的推论等,足以建立起对宇宙对人生的基本信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