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解东北现象 探讨第二轮东北振兴

(2015-07-09 08:33:31)
标签:

东北现象

东北振兴

石油减产

进口煤炭冲击

互联网

分类: 宏观经济

破解东北现象 探讨第二轮东北振兴

 

    近日,省科顾委主任陈永昌同志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专访,在东北经济形势、新十年东北振兴、互联网+等方面提出了深刻见解。现将陈永昌主任部分观点摘录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全文刊于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6月22日政经版)

    在谈到黑龙江宏观经济形势的时候,陈永昌主任表示,“大庆油田到明年或许减到3250万吨,按照现在油价下跌的水平,一年的GDP大概要减少100多亿元,财政税收减少50~60亿元。黑龙江经济下滑的压力主要体现在这。”由于国家治理大气污染逐步减少燃煤量,再加上进口煤炭冲击,四大煤城依然没有好转迹象。

    在采访中,陈永昌主任不断强调一个观点:东北经济下滑是结构性下滑。在他看来,轻工业过轻,重化工业过重,就像两条长短不齐的腿,短腿太短够不着地,长腿太弱没有劲,因此东北经济跑不快。东北振兴第一个十年主要是给东北经济补充营养,体质增强后第二个十年振兴就要动大手术。

    目前,黑龙江省科顾委主任陈永昌正在牵头制定《探索互联网+10项行动方案》,试图通过互联网+金融、商贸、工业、农业、林业等十大产业,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探索路径和方向,并以此培养全省经济的新增长极。同时他建议在黑龙江十三五规划编制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和突出互联网+。

    陈主任认为,黑龙江产业定位是互联网技术的企业并不多,原来就是一些电子信息产业,但现在互联网+具有带动辐射效应,所有的主导产业不加进来就可能被淘汰。

    关于“互联网+能否振兴东北”,陈主任表示,“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发展智能制造,把产品的设计制造智能化,把产业的运营和管理智慧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技术等力量,给东北的传统制造业大省带来一次新的飞跃,把制造大省变成智造强省。”这是互联网+等新技术给东北带来的一次机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