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矿行业深陷危困的成因和对策
(2014-05-16 08:30:11)
标签:
煤炭危机成因对策淘汰落后产能 |
分类: 改革探索 |
我国煤矿行业深陷危困的成因和对策
今年我国煤炭行业深深陷入资源危困和经济危困之中,两危重压下,煤炭企业库存增多,售价下跌,回款不好,亏损增大,职工开资困难,从山西省到东北三省煤炭企业纷纷告急,有的停产,有的倒闭。成为第一季度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呼吁政府给予政策扶持,以免行业危困波及到社会的稳定。
2014年1-3月份,吉煤集团煤炭产量为548.76万吨,比去年同期减产84.08万吨;商品煤销量365.4万吨,比去年同期少销141.4万吨;商品煤售价308.45元/吨;铁路外运量212.56万吨,同比下降132.95万吨。
位于辽宁的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也挣扎在亏损的边缘。今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收入为37.03亿元,同比下降21.2%。其中:煤炭主业14.84亿元,同比减少20.57%;非煤产业22.19亿元,同比下降21.61%。同时,铁法能源一季度累计亏损也达到4923万元。
我国煤炭行业陷入危困之中,不是孤立偶然的,既有管理欠优,人员过多,包袱过重的内部原因,也有市场变化,盲目进口的外部原因。综合起来分析,煤矿危机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原因促成的综合症。
第一,全国宏观经济走势疲软,制造业低迷,房地产下滑,民众消费不旺,企业闹钱荒。导致煤炭市场需求量大幅下降,价格下跌,库存煤卖不出去,卖出去的煤要不回来钱,促成煤炭全行业亏损,增大了全国经济下滑的压力。
第二,近两年,我国频发阴霾天气,大气污染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和警觉。大气污染PM2.5超标几倍,其源头70%来自烧煤排放,30%来自机动车尾气。为此,国家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扒掉了很多钢铁厂和水泥厂,用煤大户锐减。很多火力发电厂也在转型,由燃煤发电改为燃气轮机发电,哈尔滨电机厂正在为全国大批量生产燃气轮机组。因此,治理大气污染是生态环保的长远大计,用煤量下降要成为常态化基本走势,五至十年内都不会逆转,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第三,我国政府宏观调控不力,盲目大量进口煤炭,2013年从俄罗斯、外蒙等国进口煤炭多达1300多万吨,多为低档的褐煤,价格便宜,顶了国内的煤炭售价,挤压了国内煤炭销售的市场空间,这是煤炭行业陷入危困的外因,为此,专家呼吁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采用提高煤炭进口关税的财税货币杠杆政策,减少煤炭进口,保护和扩展国内煤矿的销售市场,让国内煤矿能卖出煤,工人能吃上饭,以此保稳定,促发展。全国煤炭行业转亏为盈,全国经济才能稳中求进保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