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经济杂谈国际 |
分类: 宏观经济 |
美国削减QE对世界经济和我国的影响
省科顾委主任
世界经济被动的最大因素是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从2014年1月起小幅削减月度资产购买规模,将长期国债的购买规模从450亿美元降至400亿美元,将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购买规模从400亿美元降至350亿美元。这样一来,美联储月度资产购买规模将从原来的850亿美元缩减至750亿美元。同时加强对超低利率政策的前瞻性指引。
美联储表示,如果未来数据符合美联储对就业市场持续改善和通胀向长期目标靠拢的预期,美联储的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可能在未来的会议上继续小幅削减资产购买规模。
一、削减QE:美国经济释放利好信号
数据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美国实际GDP按年率计算增长4.1%,增幅高于前值0.5个百分点,也高于前一季度的2.5%。这是美国经济连续第十个季度保持增长,并创下2012年第一季度以来最大增幅。
从分项来看,私人消费中的商品消费对GDP的贡献最大,达到1.03个百分点,其次是私人投资中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0.89个百分点,净出口的贡献有小幅回暖,其次是政府投资中的地方政府投资,已经连续两个月回升。
劳动力市场方面,美国11月非农就业增长20.3万人,超过预期的18.5万,同时失业率下降至7.0%,为2008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通胀方面,美国10月CPI环比下降0.1%,同比上升1%,但美国通胀率低但没有通缩问题。
二、削减QE:美国的QE后遗症将暴露出来
虽然美国经济数据看起来积极而令人振奋,但强劲的数据背后也有隐忧。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长主要受库存增长的推动,目前私人投资中的私人库存贡献高达1.67个百分点,而今年圣诞季消费能不能消化掉这部分存货值得担心。
短期来看,QE削减影响最大的将是融资成本,从目前的数据来看,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从年初的1.86%上升至目前的2.85%,上升幅度接近1个百分点,QE的削减可能使成本的上升速度加快,对房地产市场和股市造成打击。
长期问题更加严重,如果美国持续削减QE,那过去几年量化宽松的后遗症会被暴露出来。比如,企业利润的来源较危机前更加依赖资本市场,而不是实体经济。事实上,美国的“再工业化”早已成为泡影。
未来,随着QE的逐步削减,美国虚拟经济的泡影将逐个被戳破。美国在虚拟经济的道路上已经无法回头,随着美国整体实力的下滑,美元霸权将受到更多的挑战,离开美元霸权的美国,虚拟经济也将无法维系,这是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因此,短期来看,QE的削减仅仅是表面现象,美国定然会以其他形式弥补QE削减部分带来的影响,量化宽松不会停止,长期来看,美元的衰落已经无法挽回,这无疑将引发更大的危机。
三、新兴市场可能成为金融波动重灾区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资金流向新兴经济体,流出发达经济体,但随着短期内QE的削减,资金流动可能转向,全球资金配置的区域格局发生改变,这对新兴市场的金融体系造成很大打击,波幅加大,成为受影响的重灾区。而且,目前新兴市场经济增长不容乐观,从近期的情况来看,印度、越南、巴西、南非等主要的几个新兴市场国家,“双赤字”依然严重。
可以预见的是,QE的削减势必将使更多的资金流出新兴市场。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金融危机以来,新兴市场流入的国际资本高达近4万亿,但自5月份美联储宣布要退出量化宽松以来,这一趋势发生了极大的逆转。据EPFR数据,投资者6月初以来从新兴市场债券基金撤资251亿美元,证券基金撤资额也高达293亿美元。外资的流出对新兴市场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都将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而这一影响最终会传导致中国。
四、对中国的影响预期
中国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额占了全部出口总额的约三分之一,在美欧需求疲弱的时候,对新兴市场出口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重要环节,可以想见,2014年一季度中国出口恐怕将经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国际热钱流出加快,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弱,出口订单有所增加,经济运行中出现新的被动。我们要好好的研究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