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呼吁把消费税由国税改为地税势在必行

(2013-08-05 08:22:48)
标签:

改革

经济政策

杂谈

分类: 宏观经济

近日有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消费税制度应成为税制改革的一大任务,可将特别消费税和车辆购置税改为在消费环节征收,同时划归地方。

若将消费税改革为地方主体新税源,有助于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和产能过剩项目,也有助于地方政府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有利于促进消费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近年来,消费税改革一直被有关部门提及,被列为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实践中还未落到实处。消费税改革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整体协调推进,影响到经济结构转型步伐。

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是目前我国流转税中的3个主要税种,消费税的课税对象是对居民奢侈消费行为征税。由于消费税税收规模较大,而且与居民消费行为密切相关,所以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财政部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消费税收入达到7872亿元,占全国税收总收入的7.8%

一、消费税新税源有助经济转型

当前我国的消费税是在生产环节课税,而且全额为中央税,地方并未共享消费税收入。消费税税收归宿的这一特点虽利于征管和强化中央财权,但是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由于消费税地方政府没有分成,地方政府围绕居民消费行为的投资也就没有动力,如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投资有限,制约了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与此相反,增值税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却可由地方政府分享,这很容易造成地方政府将投资集中在与自身收入有关的产业和项目上。比如,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虽然多次要被淘汰,但由于有增值税税收回报,很多地方政府仍或明或暗地放行投资;在房地产行业方面,地方可以从中得到土地财政收入和相关房地产税收等。由于这些原因,一些产业目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对经济转型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有助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若将消费税改革为地方主体新税源,客观上会增加消费税税收规模。对此,也有人担忧消费税会增加居民消费负担,影响整体物价水平,对经济结构转型不利。其实,由于消费税是对特定消费品征税,本身具有调节贫富差距的功能。所以消费税税负将由购买消费税课税对象产品的富人承担,普通居民基本生活用品不会承担消费税税负。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税不会影响普通居民的日常消费行为。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消费税征税规模增大,它将成为地方政府主体税源之一,地方政府会相应地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从而将投资转向与居民消费有关的行业和领域,如物业服务、公共医疗和教育等服务领域和行业,可以更好地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如果地方政府加大养老保险、医疗和就业等方面的投资,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消费者不敢消费的后顾之忧,促进消费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有利于全国推动结构性减税,助推转方式调结构

将消费税划给地税,有利于全国推动结构性减税,助推转方式调结构。今年81日,全国在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实行营改增,现在营业税是地方税的主税种,全国每年征收约1.2万亿元,营改增后地方税收和财政收入将大幅减收。现在面临两难选择,不进行营改增,企业受不了;进行营改增后地方税收受不了,地方财力减收后经济发展必将受限。解开这个难题,只有将消费税改为地税,才能相应补充营改增后地方财政减收的困境,使得结构性减税这一重大改革,提供更多的回旋余地和操作空间,重新调整税种的分配比例和共享税种的分成比例势在必行。如果消费税(全国年均9000亿元)不能及时下放给地税,也要试行增值税分成比例的调整,由过去的中央与地方75:25改为5:5,才能助推全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推广和实施。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美国、日本、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曾在消费税上做文章,虽然遭到国内部分利益团体的反对,但这些国家和地区却实现了小幅度的经济增长。借鉴国际经验,中国也应在消费税上多做做功课,推进消费税改革、释放财税体制改革红利,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