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gdp增幅调整稳中求进杂谈 |
分类: 宏观经济 |
由于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中央确定的主基调是稳中求进。稳是基础和条件,进是核心和关键。稳中求进和进中求稳是辩证互补的关系。去年第二季度GDP增幅为9.7%,第三季度GDP增幅为9.3%,第四季度GDP增幅为9%,国家把今年GDP增幅下调为7.5%。中央下决心把GDP增幅下调1.5个百分点,幅度如此之大,外国感到惊讶,国际上不理解。这是我们国家在经济增长观念上的重大转变,这是由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的主要标志。中央把GDP增幅下调1.5个百分点,积极而理性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留下了三个余地和空间。
一是GDP增幅下调为经济转型留出了余地和空间。稳中求进要求先稳后进,经济转型好比高速行使的汽车在公路上转弯,必须先减速,才能安全转弯,因此把GDP增幅暂时降下来,才能平稳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是GDP增幅下调为调结构留下了余地和空间。因为过去结构不合理不协调,我们的高速发展是以资源的高消耗、资金的高投入、环境的高污染换来了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我们“三高换一高”,成本太高。现在我们主动把速度将下来,认真研究调整结构,实践证明速度决定增长,结构决定发展,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只有经济结构合理了,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潜能和后劲。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现在速度慢一点,将来可以更快,结构合理了,经济发展才有潜力、有后劲。这次降到了7.5%,为全国调结构留下了空间。
三是GDP增幅下调为机关干部转变政绩观留下了空间和余地。过去部分领导干部更多地追求GDP,以GDP论英雄,搞GDP大比武,不遗余力的上GDP要速度。中央这次主动将速度降下来,引导各级干部把精力更多地关注速度求政绩,转向科学发展用质量效益求政绩。这个意义更深刻。经济速度的下调,不是被动下滑,而是理性的回归,健康的回调。我们省为什么把GDP增幅定为12%,比国家高4.5个百分点,齐齐哈尔市也定位12%。这都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我省的省情决定的。黑龙江是后发展省份,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从历史上看,黑龙江是最后一个撤出计划经济领域的省份。我们的经济总量基数小,去年广东省GDP总额是5万亿元,我省是1.2万亿元,广东按照8.5%的增幅,增量依然达到4250亿元,我省即使按照12%的增幅,增量也仅仅只有1440亿元。我省把GDP增幅定为12%是从我省省情出发,也是实施赶超战略的必然抉择,是科学合理的。我省计划经济的胎记重、影响深,后发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现在我省发展慢不起、慢不得、也慢不了,基本省情决定我们必须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求好。从全国看,经济发展增幅是东慢西快。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省份率先将经济增幅降到8.5%,西部欠发达省份GDP增幅相对高一些。内蒙古第一是13%,黑龙江第三是12%,赶超南方发达省份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省情决定的,也是贯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现在全国架构发展新格局,东部发达省份实施降速转型,西部欠发达地区高速赶超,我省就是这方面的成功探索。